巾帼芳秀 筑梦兰台----记米脂县档案局杜芳秀
来源:米脂新闻网 作者:常天明 时间:2013-08-05 16:02
在平凡中,彰显一种精神;在求索中,收获追逐的梦想……
——题记
2007年7月20日,全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在米脂县成功召开。与会全体人员大为赞赏走在全省前列的米脂档案管理和建设工作。大家也第一次面对面领略了米脂档案局(馆)掌门人杜芳秀局长的风范——她,就是素以秀外慧中、聪慧干练著称的米脂婆姨的佼佼者:身材高挑,短发微卷,镜片后面的双眼闪烁着睿智与通达。
上世纪60年代,杜芳秀出生于米脂无定河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的艰辛生活历练了她不怕困难、敢于吃苦、倔强朴实的性格。
1984年高中毕业后,她被录用在郭家砭乡政府,负责共青团工作。原团委书记升迁后,这位肯吃苦、能干工作的年轻女同志,被组织任命为新的团委书记。上任的第二天,她便深入各村调查摸底,对全乡1658名团员档案逐份整理建档,造册登记。帮助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期间,不慎在一次下乡途中骑车从三丈高的石桥上摔下,以致头部、腰部、骨盆、右脚踝多处受伤骨折,经多方治疗后,骨盆、右脚踝仍留下陈旧性骨折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可是,伤情刚有好转,她就拄着拐杖,投入到组织青年学文化、学科技、争当致富标兵活动中,使该乡的团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为党委的得力助手,受到上级的好评。1987年5月4日获团地委“优秀团干部”称号。
1988年,县委组织部门慧眼识英才,调她到县档案局工作,初到机关,她从事接待工作。她以满腔的热情,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她很快便熟悉了这项工作,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以优质的服务接待来馆查阅档案者213(次),提供利用档案605卷,受到利用者的一致好评。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她接待查档者200多人次,查阅档案600多卷,帮助有关单位和群众解决了一大批难题。
一天,一位自称是老红军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来到档案馆接待室,向杜芳秀诉说自己的经历:他1931年参加了米脂东区闹红,当时是赤卫队员;1936年,中央红军到陕北后,他正式被编入红军东征队伍,渡过黄河作战;在一次战斗中,腿部负弹受伤,经组织同意,辗转回乡养伤,遂与组织失去联系,从此务农为业;1978年落实政策后,他多次到相关部门申请老红军优待政策,可时过境迁,无凭无据,始终未能解决。听了老人的诉说,杜芳秀的心情十分复杂,主动答应一定要为老人落实此事。她从一卷卷、一页页档案中寻找线索,可由于当年的档案记录粗疏,始终未能查到这位老人的姓名。她还亲自去老人的家里收集资料,并实地访谈了村里人,了解实情。思谋着从仅有的档案与老人的从军经历为老人提供真凭实据。在苦思悯想中,她忽然想到前一段时间一位现居太原的米脂籍老红军曾来档案馆查阅过资料,说起过他曾经在米脂的东区闹过红。第二天,杜芳秀给领导汇报了此事后,提出自己愿意自费前往太原调查。终于在山西省档案馆的红军东征史料中查到了老人的姓名。原来,那次战役后,这位老人已经被列入烈士名单,有籍贯和简历。带着这份资料,她回到县档案馆,为民政部门出具了证明材料,终于落实了这位老人的问题。这位老红军事后逢人便夸:“杜芳秀是个好干部!没有她帮我查档案,我这辈子再也享受不上老红军的待遇了,死了也合不上眼”。
在接待工作之余,她经常泡在书堆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档案业务知识,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局里的业务骨干,成了整档的行家里手。多年来,她深入基层整档,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撰写了20多篇档案科研文章,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发表 ,10多篇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在全省档案系统获奖。《关于乡镇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曾在西北五省区档案工作学术研讨会上交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应有作用》曾在陕西省市、县档案局长赴上海培训会上交流。
1991年起,杜芳秀从事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由于局里业务人员少,工作量特别大,她整天奔波穿梭在各单位间,哪里任务重、难度大,就被指派到哪里。在事业与家庭的两难中,她也很为难。当时丈夫在农村工作,孩子读书要她接送。有一次,因加班忘了接孩子,晚上回家猛然想起,惊动邻居分头寻找,最后发现孩子睡在烟囱旁,她心里既难过又自责,不禁泪流满面。1994年7月,她到县医院整档,家里正在修房子。亲戚朋友劝她请几天假,可她却说:“家里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单位再小的事也是大事,我是业务骨干,要起带头作用”。看着丈夫劳累憔悴的样子,她内心非常愧疚,可依然早出晚归,硬是没请一天假。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1997年,杜芳秀被提拔为米脂县档案局副局(馆)长,全面负责档案业务工作。刚上任,她就下定决心狠抓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指导督促各乡镇清理积档。为了打赢这场硬仗,她带领县局业务人员,和乡镇干部同吃同住,整天翻箱倒柜、夜以继日地工作。一捆捆、一撂撂尘土飞扬的档案,让她染上了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可她强忍病痛继续拼命工作。同事们劝她回家休息几天,她都婉言谢绝。汗水没有白流,心血没有白费。她的实干作风和奉献精神,打动感染了广大基层干部,赢得了乡镇对档案工作的全力支持。当年,全县有4个乡镇建起了综合档案室。
十多年来,她跑遍了全县180多个基层单位,亲自指导建立了80多个档案室,整理档案40多万卷(册),培训基层业务人员970人次。全县127个基层单位建立了规范的档案室,39个单位通过了省级目标管理认证,其中8个通过了省一级和AAA级目标管理认证。档案工作业务单调,很难引起领导重视,可杜芳秀不这样想,“有为才有位,只要干出成绩,何愁领导不重视、不支持咱工作”。1997年初,她向县委领导建议,尽快启动全县人事档案升级晋档工作。11月,县委组织部委托她牵头负责,抽调干部重新整理人事档案,历经三年时间,查阅了3200多卷档案,摘抄了近万页案卷,编制了全县2500名领导干部任免检索工具。她亲自设计了《米脂县领导干部人头卡片目录》《米脂县副科级以上人物履历卡》,在全市率先使用。
2000年,米脂县档案馆实施馆目标认证管理工作,她积极协助主要领导争资金、跑项目,对档案楼进行彻底维修,给档案馆库安装了暖气,配备了9列36组密集架。为确保档案库房安全,她制定了10多项档案保管制度,要求库管人员每天检测库房环境卫生和温湿度状况;对馆藏到期档案进行了期满鉴定;建立了档案资料收进、移出、查阅、利用效果登记簿等16种统计台帐,使各项业务工作科学规范运作。那段时间,她白天带领干部清理馆库档案,晚上加班加点审核资料,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决不忽视每个环节,不肯容忍一点瑕疵。经过五个月苦战,县档案馆年底越级晋升为省一级档案馆。米脂是国定贫困县,县档案馆能一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杜芳秀功不可没。
米脂是陕北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为了保护日益稀缺的历史遗存,杜芳秀热心搜集民间档案史料。一个偶然机会,她听说桃镇一户人家藏有一块古匾,登门拜访却毫无音讯,可她不甘心,死磨硬缠在人家院内寻找,经过几天翻腾,终于在羊圈的杂草堆里找到了这块匾。随后经仔细考证,这块“造福桑梓”木质匾额是民国十四年,陕北爱国民主人土李鼎铭先生兴办教育、仗义疏财,四邻乡亲感恩敬送的匾额。她深感这块匾额教育意义重大,便将其征集进馆,使这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史料得以完好保存。几年来,在她的努力下,县档案馆先后征集了1500多件极为珍贵的档案资料,多方搜集了大量反映米脂发展变化、风土人情的历史照片,为弘扬传承陕北文化做出了贡献。1997年以来,县档案馆累计接收档案资料3万多卷(册),馆藏档案资料达到73290卷(册)。
征集档案不容易,保管、保护、抢救、开发档案资源更不容易。米脂县档案馆藏汉代——民国时期档案18个全宗、3652卷、962件,革命历史档案179卷,由于历经久远,多数文档字迹扩散、退化严重。杜芳秀和同事们通过手工抄写和药物抢救档案39卷、506页、37万多字,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存免受损毁。为了开发档案资源,她根据馆藏实际,组织编制了3种介绍性目录、7种查检性目录、2种资料目录,使馆藏检索工具增至13种199本。县档案馆先后向社会开放了5批档案,并及时开通县档案局网站,陆续登载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使米脂档案真正发挥了资政育人作用,受到市县党政领导高度褒扬。
2006年9月,原任县档案局长光荣退休。离任前,他向组织部门力荐杜芳秀,组织也指定杜芳秀作为副局长主持工作。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主抓村级档案工作。她决定先在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典型——高西沟村搞试点,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全县。为了抓好这个典型,她带领三名同事,放弃休息时间,通宵达旦地工作,亲自编写《高西沟村大事记》《组织沿革》等8种编研资料,并利用村子档案资料,拍摄制作了《见证历史•秉笔直书——从档案看高西沟生态建设》专题片,用活生生的音像资料来见证这个老先进村的辉煌历史,以体现村级档案的重要性。 2007年7月,全省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在高西沟村召开,会上播放了这个专题片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给予热烈的掌声,当得知该专题片是由杜芳秀撰稿策划、执导编辑时,大家都觉得这个专题片出自县档案局局长之手,简直不可思议! 当年9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一行来米脂视察,看了高西沟村档案室和专题片后赞不绝口,提出要在全国档案系统推广米脂的经验。
2007年6月,县委正式任命杜芳秀为县档案局长。她工作劲头更大了,发展信心更足了。几年来,她不辞劳苦,上市局、下省城,积极争资金、跑项目,争取各级领导支持。2008年,县政府给档案局硬化了院落;县档案局又添置了9列36组密集架、11台电脑及摄影机、扫描仪、照相机等办公器材。2009年,县委、县政府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财政给县档案局安排了档案保管维护费。她积极争取县人大支持,每年组织一次档案执法大检查,使全县档案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她很重视档案业务宣传,先后举办了3次大型档案图片展览,大大增强了全民档案意识。
多年来,作为普通业务干部,杜芳秀坚持苦干实干;担任县局领导后,她更加严以律己,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勤奋敬业的精神,影响和感召着同事们。
近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县档案局一班人集思广益,研究制定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步实施档案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独创的“一个环节、两个机制、一个平台” 和达到的一个境界被简称为“1211→1”的秘诀档案系统工程正付诸实施,有力推动米脂档案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她们先后编写了《米脂县大事记》《米脂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纪委组织沿革》《米脂县主要山脉、河流、自然资源、公路、桥梁简介》《米脂风土人情》《米脂县名胜古迹简介》《米脂县名优特产简介》《米脂县档案局(馆)1958—2008年大事记》《米脂县档案馆利用实例汇编》《米脂档案》等18种58万多字编研资料,她撰稿执导拍摄制作了《大顺帝闯王李自成祖籍地考察纪实》等8部专题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俗话说:“创业艰难,出成绩更难”,而在档案局这种清贫单位要干出个名堂,更是难上加难。杜芳秀为米脂档案事业付出了努力,她凭借辛劳与智慧,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04年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2009年被评为全省档案宣传通讯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米脂县被省档案局评为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县,县档案局被省、市档案局分别评为编研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米脂县又被省、市档案局分别评为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县;2010年6月,她当选为榆林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当我们近距离地走进这位平凡的女性,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在她的身上散射出的精神人格光芒。这种精神就是她能够把人生梦想筑建在本职工作之上,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安贫乐业,不懈追求,淡泊与名利,心系于兰台。她以自己的行为和操守为一个档案人最完美的兰台精神做出最生动的诠释。
快到离岗年龄的杜芳秀,想着即将要从自己挚爱的档案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她心潮汹涌起伏,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从黎明中走来,带着岁月的精彩。我是历史的见证,秉笔直书是我的秉性。我可能即将要离开心爱的事业,但把智慧的结晶留给后来人。我虽然无法无法挽留光阴的流逝,但梦想的脚步永远不会停留。
如果把生命的探照灯再次聚焦在她的身上,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上,她把太多的砝码加给了后者,但丈夫和心爱的儿子敬重她,挚爱她,他们为有这样的好妻子、好妈妈而自豪。在同事们的心中,她永远是一个严而不厉的的好领导,知冷知热的老大姐,米脂档案事业的权威人,她的梦想引领着大家向前走。在那些名利场中的碌碌众生眼里,她可能有点“傻痴”,但她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誓言,她甘于做一颗螺丝钉,一粒铺路石,痴心兰台,筑梦人生,无怨无悔。
也许退下来后会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陪丈夫多散散步,和远在延安的儿子多说说知心话,甚至可以像有些人那样去谋个兼职,赚点外快,贴补改善一下清贫的生活,可她并没有这样想,她心系着米脂档案事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希冀着梦想的更远起航。
2012年她主持成立了恒亨兰通整档公司,以创新的思维,积极开拓米脂档案事业的新局面。经过长时间周密的调查研究,她最近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关于成立米脂县档案学会的报告。这个学会是由各单位档案工作人员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地方性、学术性、公益性、群众性社会团体,宗旨是团结全县档案工作者和热爱档案事业的同志,积极开展档案学术和研究、交流和普及活动,不断提高我县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促进米脂档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她是想为所有米脂档案人搭建一座学术交流与研究的亭台。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梦想却永无止境,在有限的长度范围内,生命的宽度却可以无限地拓展,梦想的高度也能够无限地提升。对于一个不懈攀登,孜孜追求人生梦想的女人,人生就是一次旅程,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脚下,在筑梦的路上,她的人生注定是出彩的!
|
返回家乡骄子首页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米脂新闻网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