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苹英 巧手下的生与灵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2-08-07 16:33
周苹英的作品《祈雨》。
不管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周苹英除了去过一次榆林,几次米脂县城外,一生都生活在那条沟里,那条沟就是老人的世界,好像也足够了!外面那个活蹦乱跳的世界与她一点也不相干。天很蓝的时候,老人会坐在窑洞前温煦的阳光下,微眯着眼睛,静静地看着远处,安详而满足。 山沟沟里的大世界 周苹英16岁时由父母做主嫁到杜家。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她只能在年节时找些花花绿绿的纸,拿起剪刀把心里喜好的事物铰出来,贴在窗户上和家里的窑壁上,看着这些花花而开心。据周苹英的 周苹英没有任何职务或称号,即便有,对她也没有任何价值,谁都知道这些名号的真正意义在哪里。2004年,中央电视台来了十几号人,他们扛着摄像机拍了一整天,问了周苹英许多问题,把她柜子里的花花拿出来照相,还照了她铰花花,说拿回去要在电视上播放,全国人都能看到。但是对于这些,周苹英从来没有放在心上,她看了电视台的报道后,仿佛把这件事忘了似的,在别人面前只字未提。在身体自如的情况下,周苹英执剪依旧,继续绞她心中的花花。 大俗里蕴含大雅 冯梦龙曾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周苹英的剪纸作品如同山歌,因无心机而纯朴,因有真情而感人,平实无华却又无拘无束,分明是滋味纯正的视觉“信天游”。 山东济宁学院美术系教授房俊焘( 周苹英的剪刀不那么锋利,但她却充分运用了钝剪,产生出艰涩不畅的轮廓,形成古拙有力的边线,使作品有了凿刻的味道,有了一点画像石般的厚重。这些特征的综合,就构成了老人剪纸作品以朴厚为主旨的个性意韵,这种意韵恰是时尚流行文化极度贫乏甚至完全缺失的。 勾勒出灵魂的图像 从2003年开始,晚年的周苹英已经没有力气握住剪刀在红纸上游走,于是她以纸为“地”,以笔为“犁”,继续耕耘,从此进入了一个从未涉足的空间——绘画。于是人们在她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一个现实与童话相融,说不清、道不明的瑰丽世界。据房俊焘说:“ 奶奶的梦境里常有些神灵鬼怪,不知是向她施令还是交谈,于是奶奶将它画出来。我一看这些画,心里非常感动,这正是原生态的啊!于是我们大力支持,给她买来纸和画笔,让奶奶以这种特别的行为和作品与那个广阔的精神世界、与心目中的神灵取得联系。” 周苹英的作品,直接影响了贾平凹《古炉》的创作。贾平凹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当我在书中写到狗尿苔的婆,原本是要写我母亲的灵秀和善良,写到一半,得知陕北又发现一个能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