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最美窑洞:杨家沟“新院”考辨
来源:米脂新闻网 作者:乔雄波 时间:2015-10-10 09:42
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最早的窑洞建筑改革家马醒民先生,历时十年(1929—1939),亲自设计监修的“新院”,坐落在杨家沟扶风寨的特殊龙脊地貌上,隐没在米脂县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之中。“新院”是东西建筑艺术融合的典范、中华民族窑洞建筑之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但是,也为后来者留下了诸多迷茫与思考。 诸如,马先生胸中装着的“原设计二层楼房未建”是什么样子,如果建设完成又将是怎样的景致与气派,“其它配套建筑均未完成”有些什么内容,院子的规划建设又是什么样子呢;新院在战争年代和除“四旧”的岁月,有没有遭到破坏,有哪些破坏呢;“新院”的建筑风格仅仅用“中西结合”可以涵盖吗,还有什么建筑元素需要我们去挖掘呢;主人是如何将“新院”捐赠给国家的,毛主席党中央来杨家沟之前,马醒民先生一家入住新院没有,而后又搬到哪里居住呢;新院一代天之骄子毛泽东和党中央驻足“新院”,是历史的偶然还有文化之必然呢,是历史之必然还有文化之使然呢。
为此,笔者做了点滴的考证。一是,“新院”“原设计二层楼房未建”,“其它配套建筑均未完成”,这是天大的遗憾,但是不是就成了“未解之谜”了呢?笔者走访了马先生的子嗣,得到了一些当年马老先生关于新院院落规划建设的丝丝资讯。马老先生的四女儿马佩勤说:“父亲对新院院落,有非常好的规划建设方案。新院门洞一进来是融有西方建筑元素的传统照壁,与新院相对坐西向东规划建设‘桃花园’、‘杏花村’两个传统风格园子,花坛、书房等一应俱全。”佩勤展示了弟弟世齐根据父亲的描述绘制的《新院院落规划草图》。
二是,战争对于“新院”的毁坏。《杨家沟马氏家族简史》记载:“可惜的是有些建筑已被破坏了。如天神和土地神龛门上的镂空雕刻被打掉而被磨平了,使整个建筑群体看起来很不协调。另外窗棂更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简史》介绍说:“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时,杨家沟正进行第二阶段的土改。在新院召开杨家沟乡的群众大会时,敌机飞来,人们冲进窑洞躲避,有不少人打坏窗棂进入窑洞。后来中共中央进驻杨家沟,毛主席住进新院,重修窗棂时未按原样修复,破坏了风格,成为遗憾。”据调查,神龛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打掉的,现在新院窑洞也是后来重新粉刷的。大家看到的毛泽东与韩桂馨合影照背景是陕北传统的窑洞窗户,但却有个西式流线型窗棂,这就是毁坏后没有按照原样恢复的窗户。世衡佩勤回忆,从东至西4号窑洞(第四孔窑洞),原来有窗前和后面两盘炕,中央到杨家沟后,可能是工作的需要,把窗前炕拆掉了。
三是,如今对“新院”的普遍表述是“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典范”,不能涵盖“新院”广阔而纵深的文化内涵。“新院”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西式、日式与中式三种建筑艺术的融合,而日式与中式建筑风格,不能用“中式”来涵盖。“新院”砖雕、石雕、木雕,样样精彩,檐头应龙祥云雕刻美轮美奂,闪烁着深厚而瑰丽的传统文化之光。同时,“新院”东西两侧檐头雕龙石刻,巧妙地将现代工业符号“六角螺帽”融入其中,七八十年过去了,没有多少人对小小的“六角螺帽”引起注意与思考。笔者认为,“新院是东方与西方建筑艺术,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的典范”,这样表述是否准确一些呢。 四是,米脂是革命老区,土地改革工作在毛主席党中央转战陕北来到杨家沟之前之后,一直在进行着。边区政府和米脂人民政府的土改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农民自己的土地、房产,或者是从地主那里分得的土地、房产,均颁发有土地证和房产证,就连牛羊都有详细的登记。而马先生将“新院”捐赠给国家,没有诸如捐赠文书的记忆,没有发现土地房产相关资料,后来的几十个年头里也没有听到马先生及其子嗣的异议,笔者走访了年逾九旬的马先生二儿子世衡和女儿佩勤,他们也不了解相关情况。这是毛主席党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的疏漏,地方政府的或缺,还是马先生的开明豁达和马氏子嗣继承弘扬了开明豁达而不计较这些微节呢,依然需要探研。
五是,根据世衡佩勤的回忆,新院在毛主席入住之前,最早是1938年马醒民的两个儿子世均世衡就住进去了,当时工程还没有完全结束。随后,第二年马醒民全家住进了新院。马醒民先生将新院11孔窑洞从东至西编为1—11号窑洞。1号是仓窑,2号是厨房,3号是大儿子结婚和居住的窑洞,4号窑洞是马醒民夫妇与孩子们居住,最中间的6号窑洞是世衡榆林结婚后回家住的地方。主席和中央来到杨家沟后,马醒民先生将新院和旧院全部提供给中央,自己则拖儿带女,借居在城门墕依仁堂马思祖五儿子马宏恩院子下面的两孔旧窑洞。1948年,马醒民一家离开杨家沟时,再没有搬回新院居住。 六是,关于“新院”,民间有好多关于“龙”的故事。新院坐落在“九龙口”,由“龙脊”般矗立的九个红土峁梁组成的九条龙托起,主人在新院屋檐上设计安装了八条龙,一代天骄毛泽东的到来,和应了老百姓关于九条龙的传唱,使这座东西方文化艺术合璧,特别而珍贵的窑洞建筑,拥有了传统与宗教的瑰丽蕴含。毛主席党中央转战陕北,驻足新院,这是战略的需要、历史的使然。但是,1947年秋天,中央要选择一个“群众基础好,窑洞多”的地方过冬天,这是历史的真实。杨家沟的窑洞多窑洞好,新院就是显明而重要的标识,这也是新院建筑文化的使然与必然。
米脂,是全国窑洞文化遗存最丰富最典型的地方。米脂窑洞古城、盘龙山古建群、马氏庄园、姜氏庄园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全国窑洞文化遗存重要而鲜明的标杆建筑。杨家沟“新院”,更是把米脂窑洞建筑文化推向了全国与世界,同时也把人们对“新院”的赞叹、疑思、考辨、敬仰与推崇,推向了全国与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