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沟是个好地方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周启泉 时间:2021-02-01 09:32


   1948年3月21日的中国,无论从时令还是时局上看,都已是春天。而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米脂,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依然冰雪未融、寒风萧萧。毛泽东主席在杨家沟居住了122天后,即将东渡黄河。面对前来送行的村民,他满怀深情地说,杨家沟啊,是个好地方!

   杨家沟,常用来指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扶风寨上的马氏窑洞庄园建筑群。

   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去过杨家沟近百次,百看不厌。但凡去米脂的,都要去看看杨家沟,或是缅怀前辈,或是欣赏窑洞建筑,有的则是扶贫济困或者洽谈、考察、验收合作项目。大家乐意去,我也乐意陪。那里,真是一个好地方!

   杨家沟,好在哪里?

   好在它的建筑

   有一个说法:皇宫看故宫,民居看乔家,窑洞看马家。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克瑞斯特说:“我访问过几十个有窑洞的国家,毛泽东主席故居(即杨家沟)是首屈一指的。”

   杨家沟马氏窑洞庄园,由老院(十二月会议旧址)、新院(毛泽东、周恩来旧居)和转战陕北纪念馆等部分组成,分立在彼此相接、错落有致的三个山坡上。

   老院居下,明五暗四六厢窑,倒坐厅堂,是典型的窑洞式四合院古建筑,在陕北民居中,算是最高档的住宅。

   居中的是新院,由主人马醒民历时十年建成。马醒民,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同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留学日本归国后,因病返乡。他亲自设计、监造的新院,集西方建筑之典雅与陕北建筑之雄浑于一体,可谓中西合璧。窑洞共十一孔,倚山而建,地基则是建在从东到西一线八十多米长、九个自然生成形同飞龙的土梁上。其中,中间三孔前伸,外观欧式,哥特式尖顶,两侧开门,内走廊,暗道取暖,三通纳凉。在它们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三孔中式、日式窑洞。在新院最东、西两侧又各有一窑洞前伸。从空中看,这些窑洞凹凸交错,三面突出,两面缩进,呈睡“山”字形,喻意住宅、家业像泰山一样稳固。窑洞的窑檐下有八个精美的石雕龙头。据说原打算装九个,因风水先生认为九五至尊,九为极数,只有皇家可用,最终装了八个。新院广场开阔,松柏挺拔,枣树摇曳,梨花飘香,占地2000多平方米,这么大的院落,在民宅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出新院,穿数十米长的防空洞向上,是占地6000平方米的转战陕北纪念馆,该馆由若干窑洞组成,设置了集声、光、电于一体的9个展室。院外广场立有全国唯一的一座“劳动人民翻身纪念碑”。

   因为杨家沟独特的建筑风貌,先后有《大决战》《延安颂》《西安事变》《保卫延安》《解放》《米脂婆姨》《杨家沟的天》等三十多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深受影视导演和各类文学艺术家的青睐。

   好在它的人情

   杨家沟马氏家族于康熙年间从异地迁徙而来,经一代代人苦心经营,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马氏一族乐善好施,深得当地农民佃户的尊重。因为和谐的社会关系,杨家沟一带民风淳朴。

   马醒民取号祝平,意即祝福百姓及天下太平。上世纪二十年代陕北大旱,民不聊生,马醒民体恤民情,决定“以工代赈”修建新院,单地基就做了七年,灾民有活干、有粮吃,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活得体面有尊严。

   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率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央机关及解放军总部600余人来到了杨家沟。马醒民作为开明地主,将其倾注心血建造而成的新院等建筑满心欢喜地献给了共产党。在转战陕北的艰难岁月中,毛主席相中这块风水宝地,不仅是因为它的建筑,更是看中了当地纯朴的民风和可靠的群众基础。马醒民的开明,相信毛主席事先也是有所了解的。马醒民不仅是地主,还是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1941年底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李鼎铭先生向毛主席提出了“精兵简政”,而这一提案最初则是李鼎铭先生赴会前在米脂县向议员征求意见时,由马醒民先生提出的。马醒民怜惜百姓,关注国运,向往和平,这样一个开明绅士,把私人建筑奉献给共产党,顺理成章。

   杨家沟民风淳厚,从另一个事例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距杨家沟三十里外,有一个姜氏庄园,此庄园号称西北第一豪宅。庄园主人姜耀祖的爷爷姜安邦,曾在杨家沟做长工,因聪明伶俐、吃苦耐劳,颇受主人喜欢。做长工期间,姜安邦爱上了主人的妹妹,主人的妹妹也心有所动。在等级森严的旧社会,这是不可容忍的,但主人不仅应允,让姜安邦抱得美人归,还给了他们一大笔安家费。由此,足见马氏一族的仁爱、开明与豁达,当地的民风可见一斑。

   好在它的历史

   杨家沟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历史悠久,属汉文化发祥地。庄园虽然只有三四十米高,但山不在高,有史则名。杨家沟历史上最负盛名、也最值得当地人骄傲的事件,当属中央机关及解放军总部在此居住了122天。这里是毛主席率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近一年时间里,居住时间最长、条件最好的地方,是陕北仅次于延安的又一个革命圣地。

   这里有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机关医院和新华社旧址等,是新中国国名诞生地。

   这里是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扩大会议,即“十二月会议”。这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在这里,毛主席自豪地说,“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他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预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即将到来,而这个新高潮的标志就是打胜仗。会议最后,他向全党发出了伟大号召:“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离开杨家沟,毛主席就把无奈的别名“李德胜”甩进了“太平洋”,信心十足地恢复了鼎鼎大名“毛泽东”,开启了东渡黄河、迈向西柏坡、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征途。

   好在它的未来

   新院外有一个小广场,叫瞻星台。据说,毛主席在杨家沟时,每天晚上都要叼一支香烟,伫立在这里,仰望星空。我想,主席当时一定是在思考新中国的未来吧。经过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杨家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1月,米脂县杨家沟镇与高邮市高邮镇结对协作,由高邮镇对口援建的杨家沟景区灯光秀,在2018年过大年时,吸引了十几万四面八方的游客,可谓热火朝天、红红火火。2019年5月7日,杨家沟镇随米脂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从此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征程。2020年10月,杨家沟获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同年12月25日,米脂县杨家沟干部培训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这里,是米脂县县委书记联系的重点乡镇,镇长由一位90后副县长兼任,杨家沟村第一书记则是榆林市下派的一名正处级干部。

   当前,杨家沟正致力于打造红色文化和窑洞庄园体验游的样板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也在不断改造升级,旅游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破土兴建。相比于一些无中生有的景区,杨家沟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景观抑或是人文上看,都是十分难得的。有这样的基础条件,相信,杨家沟的未来必将迸发出更新更强的活力,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游人慕名而来,前来缅怀前辈、接受教育、助力发展。

   “东方红,太阳升”,杨家沟,这个新中国曙光升起的好地方,愿它的明天更加璀璨,愿它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作者为江苏省高邮市政协副主席,高邮市人民法院副院长。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挂职陕西省米脂县,任副县长。)

返回文化旅游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榆林日报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