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生:参加杨家沟“十二月会议”唯一的榆林人

来源:杨家沟纪念馆 作者:杜海斌编辑 时间:2019-08-22 09:47

 


 

 

    张德生,名世德,字心余(1936年后以张德生行)。1909年10月20日生于陕西省榆林县城(今榆林市榆阳区)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
    1916年入私塾,后到榆林县第一初级小学上学。1923年升入高级小学,接触了新文化的启蒙教育,并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1926年春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时绥德四师民主进步,革命气氛非常浓厚,建立有中共支部和共青团支部,教师、学生和职员中有不少党员和团员。他在这里学习文化知识,又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籍和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刊物,接受了共产主义信念,奠定了革命的人生观。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的白色恐怖中,张德生给榆林旅京回乡学生杨尔瑛、苏景武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春,张德生转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年底毕业后,在党团组织的安排下,1929年到榆林县第一初级小学任教,参加共青团区委工作,负责榆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团支部,领导了当地的学生运动,被当局解聘。1930年共青团陕北特委派其到府谷县高级小学任教,参加共青团府谷县委工作。当年转为中共党员,任中共府谷县委组织部部长,在小学教员和高年级学生中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党组织。1930年,两次参加了中共陕北特委为发动武装斗争而召开的合龙山会议。会后返府谷时,在绥德被国民党逮捕,经党组织及杜岚、杜斌丞等多方营救出狱。1931年因国民党当局搜捕,4月,组织安排去宁夏银川开展工作。从此,他奔波于陕甘宁青一带,先后担任中共宁夏特别支部书记,中共甘宁青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陕南特委组织部部长、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常委兼宣传部部长等职,恢复和发展中共组织,联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在陕南的中共组织,参与建立与川陕苏区往来的秘密交通线。1934年8月,赴上海中央局汇报陕西党的工作。10月奉上海中央局之命赴川北,向红四方面军送文件并解决其与中央、红二十六军的联系。在川北,他被任命为中共川陕省委下辖的中共汉中道委宣传部部长。后参加了傅钟、王维舟领导的川陕省委干部大队。在陕南勉县,与陕南特委所属党组织一起,动员青年参加红四方面军,组织群众支援红军。1935年春,中共川陕省委任命其担任中共川东北道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川西北道委宣传部部长。由于张德生与廖承志、潘自力来往密切,被张国焘免去宣传部部长职务,调任省委宣传部任干事。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德生到地方工作部随部长李维汉从事秘密工作。在甘肃岷县哈达铺,中共中央决定北上西北苏区,他被调到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地方工作部和设营队,负责向导及与西北苏区中共组织的联络工作;向有关领导汇报沿途的风土民情及地理特点,为红军长征顺利到达吴起镇与西北红军胜利会师作出了贡献。
    1936年1月,奉命到达关中特区工作,担任中共关中特委宣传部部长。6月参加中央巡视团,协助红军西征。10月,担任三边特委书记,11月专做陕西、宁夏、绥远边界少数民族工作。西安事变后,他与贾拓夫等一起重建了中共陕西省委,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还兼任了一年时间的中共西安市工委书记。在省委书记贾拓夫的领导下,他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定》,到1938年12月,关中、陕南国民党统治区已有53个县恢复、建立了中共组织,党员人数由西安事变前的1000多名发展到8000余名。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政策后,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在调集30万大军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同时,在国民党统治区限制、监视、暗杀共产党人和抗日民主人士。中共陕西省委根据中央《关于巩固党的决定》的精神,明确提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由发展转为巩固的要求。张德生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委决定,对大发展中建立的组织进行整顿和巩固工作。随着国民党反共活动的日益猖獗,中共中央书记处根据陕西形势的特点于1940年8月18日作出了《关于陕西工作的决定》,指示“陕西党必须严格执行党的隐蔽精干政策”。他协助省委书记欧阳钦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了撤销大部分县以上组织机构。改由领导人直接联系党员或支部等一系列措施,使中共组织处于更加隐蔽状态,为后来的发展保存了骨干、积蓄了力量。1941年6月,欧阳钦调离,张德生接任省委书记。1943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陕西省委与中共陕甘宁边区所辖之关中分委合并,成立中共关中地委,张仍任书记并兼警备第一旅、关中警备区政委。在此期间,他积极领导边区党和人民,开展大生产,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组织力量,粉碎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安全地守卫边区的南部门户。同时,他以更大的精力领导中共在陕西国统区的工作,巩固组织,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1945年4月至6月,他作为中共七大正式代表,在延安出席了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德生于1945年10月调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后又兼任统战部部长。其间,按照习仲勋的指示联系国民党三十八军起义部队,并安排范明进行白区的“布点”工作,为解放战争准备了干部。1947年3月,国民党军大举进犯延安,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2月成立的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改称西北野战兵团,他被任命为野战兵团政治部副主任。同年7月底,中央军委将西北野战兵团正式定名为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简称西北野战军,后改称第一野战军),他仍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前委委员。同年6月,中共一野前委成立常务委员会,他是九名常委之一。在西北局和一野前委的正确领导下,他积极组织群众支前,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大西北作出了贡献。1947年底,他出席了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1949年7月,中共中央和中央西北局决定组建中共甘肃省委,任命张德生为书记。8月26日兰州解放,省委机关进驻兰州,他带领省委领导班子,结合甘肃面临的实际状况,肃清土匪特务、安定社会秩序,团结各族人民,为完成土地改革, 恢复国民经济,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而辛勤工作,受到人民群众和中共中央、中央西北局的好评。1954年6月,张德生被任命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部长。同年10月奉调担任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兼陕西省军区第一政委。1956年参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58年2月兼任西北协作区会议召集人(后改兼西北协作区委员会主任)。196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重新设立西北局,张任第二书记,仍任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1955年3月、1959年7月,他还被选为政协陕西省第一、二届委员会主席。在主持陕西省委工作期间,他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求减少“左”的干扰。在领导陕“三大改造”运动中,比较积极稳妥。1956年,陕西农业生产获得空前丰收。在随后开展的反右斗争和“大跃进”运动中,陕西的工作在中央“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也发生一些失误,但他能及时纠正,从而减少了损失。三年困难时期,他和陕西省委顾全大局,调出粮食支援外省,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扬。

 

    在发展陕西经济建设中,他反复讲,陕西省的工业布局要解决好“骨”和“肉”的关系(即重工业、轻工业和生活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得到毛泽东的赞扬和周恩来的多次肯定。1960年以后,他针对陕西工农业方面存在“两长两短”(工业腿长,农业腿短;机械工业腿长,原材料工业和轻工业腿短)的状况,提出“千方百计加强农业战线”的号召和一系列支援农业生产的措施。1962年,在渡过暂时困难之后,陕西省委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排除各种阻力,采取断然措施,坚决调整和整顿了产供销问题无法解决的工矿企业,减轻了农业负担,保证了骨干工业的巩固和发展。在农业生产上根据陕西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他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确定陕北地区,要在粮食自给有余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山货土特产: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要建设成为商品粮棉基地。这些方针的提出,推动了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四清”运动中,他针对当时中央“左”的做法,曾对一些地委书记说:“给干部作结论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过去有人说陕西地下党是托派、是红旗党,后来事实证明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张德生在工作中宽于待人,严以律己,对自己的错误、缺点经常进行自我批评。“大跃进”运动中一度出现的“一平二调”、剥夺农民利益的错误,他几次检讨。对于反右倾斗争中批判错了的同志,他在会上公开赔礼道歉,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宽广的胸怀,常为大家称道。

    1964年,由于张德生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终于积劳成疾。8月,经北京医院诊断为癌症。8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代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北京医院看望张德生,表示亲切的问候。在征求其是在北京还是回西安治疗时,他仍然从工作出发,恳切希望回陕西,可以就近把工作交代好,为党和人民多做一点事情。1965年3月4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张德生同志逝世。临终时他留下遗言,将自己的遗体献给医学研究。毛泽东评价张德生“是个好同志,老实人”;周恩来赞扬“以张德生为首的中共陕西省委是个“守法户””;邓小平在北京医院看望时当面称赞张德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3月6日,西安各界2000多人集会公祭张德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贺龙、聂荣臻、罗瑞卿、刘澜涛、杨尚昆等领导人送了花圈。刘澜涛、杨尚昆等出席追悼会,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书记、代理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胡耀邦致悼词。7日、8日,在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宁夏四地的省委、自治区党委分别举行追悼会,沉痛悼念张德生同志。同年3月初,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他的遗文收在《张德生》一书中。

返回文化旅游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杨家沟纪念馆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