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屏传略

来源:米脂史志公众号 作者:. 时间:2025-05-09 10:36

高云屏(1916-1968) ,米脂县西街人。1925年,高云屏进入米脂东街小学读书。1927年大革命中,他在该校参加了三民二中进步学生发起的抗租抗粮、打神像、斗劣绅的宣传活动。1930年,他到天津河东中学读书,次年转学南开中学,经常在《大公报》副刊“小公园”上发表诗作,因他成绩优异,质朴谦逊,深得同学尊敬。升入高中后,他和同学组织进步文艺团体,主持编辑不定期刊《野烟》(出版四期后停刊),不仅吴祖湘、靳以等著名作家和老师组稿,而且自己创作小说《单行路》,讽刺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抨击当时腐败时政,表现了出色的写作水平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九·一八” 事变后,广大同学为民族危机而深感忧虑,高云屏充分认识到广大劳动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1935年,鲁迅、胡愈之、叶赖士等著名学者在上海提倡新文学,高云屏积极响应,并在校内组织新文字推进会,举办工友夜校。在“一二·九”运动中,他当选为南开中学学生会主席,组织和领导学生会工作,并且参加天津学联革命活动,发动进步学生赴南京请愿,成为南开中学学生运动的骨干。

1936年,中国共产党在南开中学秘密恢复组织活动,高云屏成为第一名党员和第一位支部书记。同年夏天毕业前夕,他因进行革命活动,引起当局注意,最后被校方无理开除学籍。他为此特在校园中楼前面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后愤然离校。毕业班拍摄纪念照时,在同学们一致坚持下,他应邀参加合影。学校被迫破例将已开除学籍的高云屏的照片刊在毕业纪念册上。他离校后回到家乡工作,曾任米脂东街小学教员,此后一度又回到北平从事学生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陕北,多次要求上前线,未获批准,组织留他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39年,任米脂中学训育主任和党总支书记。1948年担任延安大学党总支书记和秘书长。1949年,担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秘书长、教务长和党委书记。1951年,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军政委员会直属党委委员。1952年调京,历任教育出版社秘书长、国家计委文教局副局长、国家计委委员兼文教干部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兼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

他一贯坚持革命原则,工作积极认真,一丝不苟,作风朴素,平易近人,对上对下,以诚相待。在国务院工作期间,一些老朋友为子女毕业分配找他帮忙,他坚决不开后门。他对同志关心爱护备至,逢年过节总要到司机、厨师、工人和一般干部家中看望,经常拿钱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志。

“文化大革命”中,江青硬把现行一些合理劳动制度说成和资本家的剥削制度一样,要强行废除,高云屏硬是顶住了。因而遭受江青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轮番批斗,于1968年5月7日含冤去世,终年52岁。

1978年12月12日,高云屏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余秋里、陈慕华等同志和中央有关部门、陕西省、榆林地区、米脂县党政领导机关送了花圈,国家计委副主任张衍在致悼词中说:“高云屏同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党做了许多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好党员,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贡献了力量。"(文章来源于《米脂文史资料》作者:罗海俊)

返回家乡骄子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米脂史志公众号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