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捞饭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任静 时间:2025-02-06 10:02 “雁咕噜雁咕噜摆溜溜,小米捞饭狗肉肉,你一碗,我一碗,剩下你娃没碗碗,拿起个碗碗没瓜瓜,拿起个勺勺没把把。” 捞捞饭是陕北家常便饭,将小米或者黄米下到水里,米粒灿开至半熟时,捞到盆里继续闷熟,余下的喝米汤。米饭香弹,米汤热乎,一米两吃。清涧河流域这首童谣以比兴手法,描绘这餐饭的不寻常,香喷喷的狗肉下饭,是来人待客的丰盛佳肴。 另外一首童谣:“捞捞饭,煮公鸡,大女子寻了个猴女婿。”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盛产谷子、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一日三餐食用杂粮居多,尤其小米艳压群芳,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家主粮。陕北巧妇擅长粗粮细作,将小米煮粥、摊黄、蒸米馍,营制婴儿吃的米糊,用巧思和人生智慧将一种简单食材做出了丰富可口、滋味悠长的美食。 在各类小米美味中,小米捞捞饭堪为家常主打食品。终年四季吃捞捞饭,难免会厌食。为了哄劝小孩吃饱饭,母亲和祖母们即兴随口编一首童谣:“捞捞饭,煮鸡蛋,爱得憨狗儿圪蹴起。捞捞饭,煮鸡蛋,吃得乖娃往起站!”劝食童谣短小精悍,活泼风趣。 记得童年时听母亲唱过一首童谣:“捞捞饭,打豆腐。锅头坐个光脑你二舅舅。没好吃,炒屁吃。屁焦兰,熏得你二舅舅大刮(跑)兰……”那是一个鲜活生动的游戏场景,母亲脚背上站着牙牙学语的孩童,晃晃悠悠荡秋千,咯咯的欢快笑声,伴随着幽默风趣的童谣,响彻童年时光。那碗童年的捞捞饭,被母亲拌进去腌韭菜和熟猪油,喷香扑鼻,是舌尖上交织的人生况味。 |
返回美食特产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