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园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毕华勇 时间:2022-07-30 20:18

   从无定河西孟岔沟进去,走过牛鼻山坝地十里,拐进一条窄窄小沟,过桥,瓦园就在眼前。

   风中柳树摆,嫩绿梢上来,黄土山坳里,悠闲静园中。好一个瓦园,其实就是几孔窑洞与两侧的平房。然而进了园,你眼帘出现的所有一切都与文化有关。园内十分别致,能读出主人的喜好,低矮的园墙,不规则的造型,石墙上各种石狮,全是无声的诗意,园内的碾盘、石槽,凝聚了乡村的根基。整个园子极富感染力与想象力,把陕北特有的窑洞看似原封不动却又都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它便像一幅立体的画。所到之处,都让人静下心听它倾诉,瓦园内仿佛有许多曼妙的声音,古典的、现代的、交响的、大自然的,你会顿然觉得整个园内个性独特,内容饱满,乡村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的空间,瓦园里藏着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的特殊情结。

   走进每孔窑洞,陈设的摆件、桌凳、门框甚至土炕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原始、质朴,没添加任何现代工业产物,浓浓的乡愁、怀旧、诗意栖居都体现出来,身在其中,你一定会被这古典、朴素之美倾倒。看得出,主人在造园时,其构思力图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故乡”的意义,给我们呈现了熟悉而又独特的乡村世界人与自然不一样的故事。窑洞所承载的鲜活故事、温馨情结,给我们一段特殊时期的人生回忆,更重要的是在当下乡村相对“冷清”之际,一个瓦园,呼唤我们怀旧,寻找到自己的根基……

   人生一世何梦萦,思念家乡故土情。故土难离,无论人们走出多远,故乡始终是一个人文化根系的沃土。古人曾追逐田园幽静,与世无争,逃避喧嚣而远离繁华都市,夜来听雨,晨听鸟鸣,夏有蝉噪,秋有蛙叫,小院孩童嬉闹,文人墨客汲取了精神养料。冬一炉火,雪满山遍野,静谧之中,两人一壶老酒,对饮作诗,一醉方休。这情这景,谁不感叹怀念?然而,乡村发展的脉络让人无限感怀,如今回老家一趟,难免会有落寞之感,年轻人都走出去了,固守土地的全是老人,他们作为乡村坚硬的影像,动摇着人们对传统乡村的想象和认知。

   好在,有许多有识之士回归传统,他们回归到自然中,把故土家园重新打扮一番。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有人重新拾起泥土的气息和米香的芬芳,还有乡土文化的记忆,米脂的善家沟瓦园主人杜君便是其中一个。

   杜君读小学的时候就在此园。瓦园从前是一个废弃了的小学校,窑洞月口上端“为祖国伟大前程教育人”的字迹还清晰可见。杜君小时候就读于此处某一孔窑洞,琅琅读书声依旧清晰,她从此起步,跨过无定河,直到省城西安美院毕业,学绘画、调色彩、拍照片、览风光,她把奶奶剪纸的故事讲到了美国,自己同时也传承着陕北剪纸的精气神。一日,她偕先生回到老家,看上了这所荒落的小学校,于是,这里变成了现在这个气场。它像杜君的某一个剪纸作品,或像先生哪一幅大写意的画,把几孔窑洞层层推展出深厚的文化场景,那种藏而不露的浪漫构想,体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情人,用一种最简单、最丰富、最自然而又最锲而不舍的独特方式,把文化的、民间的、自然的力量完美地勾勒出来,我便感到有一种无休止的生命律动,岁月赋予的灵性,扑面而来。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用文字表述的场景。在外面几十年,杜君突然回来,如此看似漫不经心地把园子与自己的心性接通,我定神品茶坐在那儿想,是奶奶的脉搏在延伸。杜甫说过,“暖汤浸我足,剪纸招我魂。”奶奶周苹英在世时曾说:“我这辈子铰了几十年花花,不铰心里空落。拿起剪刀心里盘算着手底下就铰出来了,样子都在我心里。”杜君带着奶奶和自己的剪纸作品在美国的圣本笃学院、圣约翰大学和华沙女子大学举办“周苹英 杜君祖孙剪纸艺术展”时,“给那些看惯了调子、色彩、空间和笔触的眼睛带来了崭新的视觉冲击和文化感受。主办方对古老的东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喜爱是真实的,不仅收藏了全部展品,并出版了老人的作品集《周苹英剪纸集》。”杜君的先生房俊寿用“朴厚天然”述说过周苹英的剪纸,作为山东后生、画家,他读懂了陕北老人的心境,没有文化,出门最远只去过榆林一次,一生就在山沟里,外面那个活蹦乱跳的世界与她一点也不相干,但好像也足够了!

   “这种本正源清的民间意韵是天地祖宗赠予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的文化价值是难以估量的。”看着窑洞内的剪纸,屏息而聆,脑海里忽闪出老奶奶坐在炕头剪纸的模样,似乎转一个身,人已去,剪纸在,我仿佛明白了杜君夫妇如此倾心的愿望。瓦园成了一种象征、一个载体,它承载几代人的智慧与梦想,石头、黛瓦、白墙、木窗、木凳与墙四周表情丰富的猴子,烘托出更加安逸的“安静”。其实更能体现出此处无声胜有声,怀念在方寸间。千遍万遍的领悟,文脉传承是如此沉重。

   不知你看到了什么?因势利导,只有人与自然的交流和悠然心情,陕北的人和窑洞永远都是耐人寻味的,简练、淳朴、凝重、柔婉、空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面对瓦园,仿佛有一位年迈的长者在述说人间烟火和世事的轮回……

   瓦园还有一条小狗,叫瓦尔登。还有两只猫,一只猫长得像毕加索画里的女人,干脆就叫“毕加索”,另一只猫叫马提斯。瓦尔登与“毕加索”和马提斯尽情地玩耍,在瓦园欢乐地跑来跑去,享受着幸福生活。仿佛就在瓦尔登湖边,古怪的毕加索童心未泯,正享受着阳光沐浴,构思另一个画面……瓦园的主人创作时便把人生的感悟全画在画里、剪在纸上。

   我想:人生的真谛,要悟出个道道很难,这园这景,交给未来的时光吧。

返回文化旅游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榆林日报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