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考辨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常文树 高伟 时间:2016-09-12 16:08米脂,以米质优良而得名。这个名称既通俗,又典雅。通俗在以老百姓日以为餐的“米”为名,典雅在以“脂”来比喻米,凸显了米脂人为斯地所产之米金贵香甜的骄傲之情。据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载,米脂米,早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就被列入贡米。现存最早的《陕西通志》(明嘉靖二十一年版)更是给米脂米以最高评价:“米脂县境,沃壤宜粟,他郡不及。” 然而,“米脂”一词源于哪里?其具体意义是什么?最早出现于何时?究竟什么时候置米脂县?大概一般人难以尽知。有鉴于此,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考辨,以厘清历史谜团,达成共识。 一般人在解释米脂时,总爱这么说:“《县志》说,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名。”这种说法不错,但不能误以为《县志》是最早对米脂做出解释的(这里顺便要纠正“以地有流金河,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名”的说法。“流金河”虽是米脂水的别名,二者在内涵上是一致的,但在外延上就不尽相同了,“米脂”得名于“米脂水”,并非得名于流金河;如果得名于流金河,那就要称“流金”,而非“米脂”了)。《米脂县志》最早产生于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编纂者应为米脂第一位进士艾希淳,但已失传,即使它有对米脂的释名,也不是最早的;《康熙米脂县志》(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未对米脂做出释名;光绪丁未(公元1907年)版《米脂县志》才有了对米脂的释名,人们称“《县志》说”就指该志,但其全部文字是从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版《陕西通志》(此志为公论的古代最好的《陕西通志》)转抄来的。该《通志》卷三“建置”云:“米脂,明隶延安府绥德州,国初因之。雍正三年,州改直隶,县仍属焉。释名:米脂,金县名,本宋米脂城,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其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金升为县,因宋旧名也。”该《通志》卷十三“山川六”米脂县条:“米脂水(一名南河),在县东南百步,西南流入无定河——《雍胜略》。源出张家山,地沃宜粟,米汁如脂,故名——《县志》。南河自张家岔西南流经三里楼、宋家崄,又经县南文屏山下,为流金河,合县西之饮马河,入于无定河——《县册》。”请注意,这里的《县志》只能是明嘉靖三十五年艾希淳编纂的《米脂县志》,《县册》指的是该《县志》中图册的说明文字。而该《陕西通志》“建置”部分对米脂的解释,则是源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马理、吕楠编纂的《陕西通志》。马、吕《通志》编纂说明中,列出编写参考书目132种,其中地理部分则是基于《大元大一统志》和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大明一统志》及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陕西志》(此志现已遗失)。《大元大一统志》(此志大多内容现已残缺,有关米脂部分即遗失)是元世祖忽必烈于公元1285年命人始修,1303年告成,距金朝灭亡不远,可信度应该是最高的。 现在,回到明嘉靖二十一年马理、吕楠编纂的《陕西通志·建置沿革》:“米脂县,秦属上郡,汉为上郡地,宋初为西夏砦,元丰四年收复,为米脂城。以其地沃壤宜粟,其米淅之汁如脂,又地有米脂水,故名。后复为砦,隶延州延川县。七年,改隶绥德城。元祐四年,给赐夏人。元符元年收复,仍为米脂砦,属延安府绥德军。金,升为米脂县。大定二十二年,置第二将营,属鄜延路绥德州。元至元四年,并嗣武、定戎二城入米脂,始改为县。皇明洪武二年仍为米脂县,隶延安府绥德州。编户十三里。”再看一段历史上著名的地理著作,清康熙三十一年顾祖禹的《二十一史方舆纪要》:“米脂县,州北八十里。汉西河郡圁阴县地。唐为米脂川。宋宝元中,置米脂寨。元丰中,改为城,属绥德军。金仍为米脂寨,寻置县。元因之。今县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三里。米脂水,在县治东南。《志》云:‘地沃宜粟,米汁如脂,因名。’西流入无定河。”这里要先弄清一个问题,上述所引材料中,有的说“米汁如脂”,有的说“米淅之汁如脂”,这是略有区别的。米汁有三个意思,一是米粥中不含米渣的汤汁;二是淘米的泔水;三是米酒。这里应该不含第三个意思。“淅”,则是淘米,所以,有淅字,一定指米泔水。结合米脂过去普遍存在吃“米泔饭”的事实,且米泔都如油脂了,米的质量就更不用说了,再加上将南河称为“米脂水”,米汁意思为米泔水更好。 综上所述,米脂川也好,米脂砦也好,米脂城也好,米脂县也好,“米脂”这个地域名称,来源于米脂水。米脂水这条小河,其名来源于“地沃宜粟,米汁如脂”(据考古学家对米脂出土的“碳化粟粒”考证,米脂种植“粟”,即俗称的谷子,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了)。米脂的意思就是,淘过的米泔水像油脂一样美。“米脂川”,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唐朝,虽然在《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地理志”中找不到,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大概不会弄错。北宋时,这个称呼就非常普遍了,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王珪和苏轼都写过《闻种谔米脂川大捷》的诗歌,就是证明。而依据民间语言一般要大大早于文字的规律,先祖们称南河为“米脂水”,也要远远早于唐朝。而最早对米脂的释名,现在能找到的文献,就是马理、吕楠编纂的《陕西通志》了,《大明一统志》并未对米脂得名作出解释,而成化《陕西志》有无对米脂的释名,因遗失,已无从看到。 关于置米脂县的问题。 米脂县境,早在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即置有独乐县,汉惠帝五年又置圁阴县,东汉时又置鸿门县,隋唐时先后有儒林县、大斌县、抚宁县等,但都不称米脂县。何时置米脂县,是每一部县志都必须探讨的问题。现存四部县志对此说法不一。《康熙米脂县志·建置第二》说:“米脂,古名毕家砦,又为银州关,至宋改建米脂县。”没有具体年份,交代不够明确。光绪版《米脂县志·第三册纪事志》“金”条下:“太祖收国元年(即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置米脂县。”民国版《米脂县志·第一册沿革表》“金·米脂县”后“建置年号时期”栏中说:“本宋米脂寨。考《金史》,仍米脂砦,并未升县。《旧志》误,存查。”但在下文的“沿革考”中说:“考《金史·地理志》,并未升县。”不仅否定了金太祖收国元年置米脂县,连对“金升米脂县”的说法也予以了否定,但未提出置县具体年代。1993年版《米脂县志·建制沿革》:“元太祖二十一年(金正大三年·1226)设米脂县。”米脂县成了元朝所置,否定了《陕西通志》《延安府志》《延绥镇志》《光绪米脂县志》及其他历史地理著作“金置米脂县”的共识。 几部《米脂县志》,对置米脂县的时间说法各异,令人莫衷一是,这就很有必要进行一番考辨了。 米脂,早在唐末五代时就沦为党项羌李继迁先祖的管辖之下,李继迁就出生在银州(即今米脂),并且承袭了他先辈的地位,以都知藩落使名义管理着银州(后来宋太宗还曾先后授他为银州刺史、银州观察使)。在其族弟李继捧向宋献出夏、绥、银、宥、静五州时,他从银州出奔地斤泽,几经周折,投靠辽国,辽主封他为夏国王。此后,西夏依辽、依宋、依金,多有反复,而米脂也在这种反复中忽而归夏,忽而归宋,忽而归金,不断易手。 这里有两个概念要区分,即银州与米脂。虽说米脂古称银州,但从概念上来说,银州是州,它要大于米脂;银州城址在今横山县党岔古城,米脂城址即今米脂县城,二者相距近百里;从《金史·地理志》及宋、金、夏地图看,米脂归金几十年,而银州则基本在西夏的版图中。综合《宋史》《辽史》《金史》及有关西夏史料看,金太祖收国元年时,金正忙于同辽交战,其势力范围还没有向西越过黄河,因此,米脂当时不管归宋还是归西夏,都不可能归金。 这里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当时金、辽、夏、宋之间的关系。据《金史·斡鲁传》记载,金太祖天辅六年(公元1122年),金在彻底打败辽国的同时,还将前来救援辽国的西夏三万军队打得大败,最终迫使西夏于金太宗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春正月“奉表称藩”。金夏结盟,为金灭宋提供了条件,金于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6年)灭亡了北宋。 那么,米脂是什么时候被金纳入版图的呢? 《金史·地理志下》:“天会五年(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元帅府宗翰、宗望奉诏伐宋,若克宋,则割地以赐夏。及宋既克,乃分割楚、夏疆封。自麟府路洛阳沟距黄河西岸,西历暖泉堡,鄜延路米脂谷至累胜寨,环庆路威边寨逾九星原至委布谷,泾原路威川寨略古萧关至北谷,秦凤路通怀堡至古会州,自此距黄河,依见流分熙河路尽西边,以限楚、夏之封。或指定地名有悬邈者,相地势从便分画。”这是一条记录金战胜宋以后夏金之间疆界的资料,更是一条反映米脂最早归入金国版图的珍贵的史料。这则史料告诉我们:一、米脂归入金国的时间是在金太宗天会五年,不是金太祖收国元年,时间要差12年。二、金国是从南宋手中夺取的米脂。三、这次战役前,金许诺西夏,得到夏的策应,金将所得地盘割一部分给夏。四、涉及米脂的地名有两个,暖泉堡,亦称暖泉寨,即今米脂县桃镇申崄一带;米脂谷,即米脂水,俗称东沟(历史学者杨蕤博士在其《夏金疆界考论》一文中说米脂谷为无定河,有误。《金史·地理志》从暖泉堡、米脂谷、累胜寨直至古会州——今甘肃靖远县,是在说明一条东西走向的疆界,无定河是南北走向,不如东西走向的米脂水准确,并且,古时国界一般以山川形胜来划界,《金史·地理志》的编纂者不可能以不太有名的米脂水(谷)来代替著名的无定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杨蕤不知道有米脂水这么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所致。但这无碍于中心议题)。五、这里也只提到疆界划分,并未涉及置米脂县的问题。由此可见,光绪版《米脂县志》“金太祖收国元年置米脂县”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不知其论所本为何?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一般涉及“米脂县”释名的各类史书及地理志中,都有“米脂县,金县名”的字样,但却没有具体置县年份。虽然这样,但民国县志否定金置县和新县志认为置县于元太祖二十一年同样都不能成立。因为,虽然《金史·地理志》没有置米脂县的记录,但《元史·地理志》称绥德“金为州,领县八”中有米脂县。其志曰:“绥德州,下。唐绥州,又改上郡,又为绥州。宋为绥德军。金为州,领八县。归附后,并嗣武入米脂,绥平入怀宁。至元四年,并定戎入米脂,怀宁入清涧,又并义合、绥德入本州。领县二:清涧,下。米脂,下。”据历史学者介绍《元史·地理志》时说:该地理志是根据《大元大一统志》编写的,也就等于说,“金置米脂县”,是元初地理学者的结论。《大元大一统志》修成距金朝灭亡仅有五十多年,其关于金朝地理方面的资料就真实度而言,应该是历史上再没有能超过它的了。结合上文所引马理、吕楠编纂的《陕西通志·建置沿革》“金,升为米脂县”的论断,就清楚地说明了金朝已将米脂置县,而这也是众多史学家的共识,民国版县志否定金置米脂县,似乎并无道理。而1993年版《米脂县志》“元太祖二十一年(金正大三年)设米脂县”的字眼,在《金史》及《元史》中同样是找不到的,只有柯劭忞个人所修《新元史》一家有米脂于元朝置县的说法,但也没有具体时间,只是推测,不足为据,因为它成书于民国年间(公元1920年),隔了明清两个朝代,距元灭亡也有五百五十多年了,一般所谓“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的正史不予承认。而且既然“元太祖二十一年设米脂县”,那就是米脂县由元朝所置,与金朝无关了,括号中加“金正大三年”不是多此一举吗?虽然元太祖二十一年与金正大三年是同一年,但1993年版《米脂县志》这样写,也是不合逻辑的。 我们可以研究一下《金史·地理志》。其志鄜延路条下曰:“绥德州,下,刺史。唐绥州,宋绥德军,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升为州。县一,寨十,城一,关一:清涧(本宋清涧城,大定二十二年升)。寨十:暖泉(今米脂县桃镇申家崄附近),义合(今绥德县义合镇附近),清边(今佳县乌镇境内),临夏(今子洲县大理河与小理河交汇处),白草(今吴堡县城西南),米脂(今米脂县城)置第二将,怀宁(今延川县境内),镇边(今米脂县龙镇境内),绥平(今延川县境内),克戎(今子洲县大理河南岸张家村古城)置第四将。城一:嗣武(今榆阳区镇川镇北石崖地村古城)。堡一:开光(今绥德县暖泉沟村北古城)。关一:永宁(笔者注:今延川县古城)。”以上古今地名对照资料,来源于当代吕卓民《宋代陕北城寨考》和杨蕤《宋史·地理志》笔记,这段地理志告诉我们,此时米脂仍称寨,尚未升县。 那么,什么时候升为县的呢?参照上文所引《元史·地理志》及顾祖禹《方舆纪要》“金仍为米脂寨,寻置县。元因之”,就不难理解,因为,“寻”字的意思是“顷刻”“不久”,一般应在几个月到一年之内。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米脂为金代置县,具体时间当在金大定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之间,即公元1182年至1183年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