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假日期间在孟岔村采风剪辑
来源:米脂新闻网 作者:杜海斌 时间:2013-01-04 09:59
一户农家夫妇正在碾米面
金黄的玉米棒与窑洞相映生辉
岁月让破旧的农家小院增添了沧桑
突兀的山石好像守卫小村的卫士雄视前方
乱石 山顶已成型的磨盘低语自己的失落
小道依依盘山绕
谁在歌唱白雪、枯草、遗弃的小院
山顶俯视无定河两岸美景
这样的造型是展示还是在召唤什么
小村有一座清同治年间外地学生给孟泽霖先生立的纪念碑,门生中有进士者多名,碑上刻有李建侯之父的名字。
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憧憬的孟岔村姑娘
孟岔村是米脂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全村824口人,在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000多亩山地、550亩川水地。近年来,该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有名的“孟岔模式”。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在大量农村人口外流、农村土地撂荒的情况下,孟岔村及时出台“个户退耕、大户承包、规模经营”的土地流转方案,由村党支部将个户分散的2142亩山地返租回来,统一规划后集中转包给9户红枣种植大户,发展新品种红枣产业;将全村500多亩水地通过转包、租赁、兑换等形式流转给9个种菜大户,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为承包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将山地承包期确定为20年,规定国家补偿政策停止后,承包大户付给退耕户每亩每年25元转包费;村集体在枣树进入盛果期后,每株每年收取0.5元管理费。目前,全村三分之二的劳力从事红枣的产、运、加、销,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川水地种植和服装加工、汽车运输、务工经商等第三产业。2009年,人均纯收入1.16余万元,全村红枣销售收入达到360万元,人均近4400元;蔬菜、瓜果等种植业收入达300多万元,人均近3600元;第三产业、劳务收入300多万元,人均近3600元。市委书记李金柱在孟岔村考察时指出,“孟岔模式”是榆林发展“一村一品”和现代农业的典范。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村党支部把种植大户组织起来,成立米脂县孟岔红枣有限责任公司,统一产品包装,共同拓展市场,推进红枣深加工产业。以股份制的形式投资350万元办起枣醋加工厂,去年收购加工残次枣30万公斤,创利润18万元。今年正积极筹备新上枣饮料和蜜枣加工项目。孟岔红枣属鲜食型,为延长鲜枣上市时间,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120多万元新建9个高标准红枣保鲜库。
——创新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应用。孟岔村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新技术,实行无公害生产,打造绿色食品,既增加了红枣产量,又提高了红枣品质,还节省了劳力,降低了成本投入。推广山地红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给枣树切头、抹芽,控制了枣树高度,方便了管理采摘。推广红枣嫁接换头技术,将挂果量低的枣全部更换为梨枣,更换后不仅当年产量不减,而且第二年挂果量是前一年的5倍以上。推广山地红枣滴灌节水技术,节约了水资源,节省了劳动力,过去400亩枣树浇灌1次需要10个人用1个月时间,用上滴灌后只需1个人用6天时间;每次浇灌降低成本1万元;每亩能增加收入5000元。
——创新班子建设促发展。村上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调委会等群众性组织。村党支部一班人争资10多万元,新建了村办公楼;争资20多万元,新修拓宽了24公里盘山公路,使得大型机械能上山,上下运输方便;投资35万元,建设了9座抽水站,建设了11口蓄水池,使山上枣树得到自流浇灌;投资50多万元,给枣醋加工厂硬化了场地,绿化了厂区;投资35万元,硬化了3.5公里生产道路。
|
返回文化旅游首页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米脂新闻网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