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故里抒大爱 民生花开别样红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2-08-14 16:20闯王故里抒大爱 民生花开别样红 ——米脂县民政工作纪实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民政工作会上,米脂县被陕西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县称号。近年来,米脂县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民政为民,民生至上”的施政理念,以大理念支撑、大气魄谋划、大手笔创新,推进全县民政事业跨越发展。 “四个一”工作机制——组建大民政格局 该县县委、县政府对民政工作高度重视,坚持以大民政理念推动大民政格局建设。全县以建立健全协调保障机制作为主要抓手,将民政工作纳入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基层实施”的大民政工作格局。形成了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关心民政工作的浓厚氛围。推行“四个一”民政工作机制,即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年专题研究一次全县民政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全县民政工作会议;县政府每年与乡镇政府签订一份民政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全县每名领导干部包抓帮扶一个村(社区)。县上将民政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奖优罚劣。全县推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和重点村、科级干部包贫困村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名包村干部都是基层民政工作助理员,民政网络进一步强化。 “一核四极”立体保障——构建大保障体系 2007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各类民政事业经费3.5亿元。全县建立健全了以生存保障体系为核心,应急保障体系、权益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保障体系为四极的“一核四极”立体保障体系。 在生存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城乡低保实现了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制度基础上的应保尽保。2011年,全县城乡低保对象达到35334人,有1072人纳入临时救助。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50元逐步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800元逐步提高到每人每年1600元。2007年以来,累计下拨城乡低保资金1.4亿多元。城乡医疗救助实行“重大病、慢性病、常见病救助相结合,住院、门诊救助相结合,五保户、低保户、临时困难户分类救助相结合”的原则,5年来共救助9000多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445万元。 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制定完善了县乡两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加强了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5年来,累计下拨救灾资金2523万元。 在权益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出台了《米脂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对优抚对象实施全方位救助,并建立优抚定补政策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调整机制。除严格按上级政策兑现“三属”“残疾军人”“老复员军人”“病退军人”定补外,县财政还将1959年以前入伍的在乡退伍军人全部纳入定补范围,将1990年以前入伍的1700名在乡复退军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建立了双拥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组织、人社、编制部门协调,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5年来,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累计安置327人,并将7名企业下岗退伍军人全部聘用在政府公益性岗位。拥军优属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常态化。全面推行“五强”班子建设、村干部岗位目标承诺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财乡管制度,使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公开、透明。 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方面,加强社区建设管理,按照“一部三室三站一场所”的要求,完成了城市社区改扩建任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全部延伸到社区,使居民享受到便捷服务。做好行政区划管理和地名公共服务工作,切实提高婚姻、收养管理服务水平,推动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在社会福利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实现社会福利制度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建成了以县城中心敬老院为重点、乡镇敬老院为支撑、家庭分散供养为补充的城乡一体五保供养网络。有1439人纳入五保供养服务。建立健全孤儿保障制度,促进孤儿健康成长,目前已有200名孤儿纳入保障范围,每人每年保障金7200元。县政协、县慈善协会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资500多万元。政府已连续实施两期保障房建设,解决了508户城市低保户住房问题,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成后可解决1418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五大重点项目——搭建大发展平台 该县把大项目推动战略,作为增强民政服务功能的基础性工作来抓,2007年以来,全县抓住省政府实施“民生八大工程”的历史机遇,累计争取和配套资金7254万元,实施了五大民政重点项目:投资2720万元新建了米脂县社区服务中心大楼,改变了米脂县社区服务设施落后局面;投资3400万元新建了米脂县中心敬老院,实现了50%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投资200万元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一座,提高了区域应急救灾能力;投资230万元新建乡镇敬老院1所,改造维修乡镇敬老院2所,使农村养老条件显著改善;投资210万元新建城市社区服务中心5个,投资494万元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8个,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文/本报通讯员张广宇 刘祖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