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 绿满陕北好风光——探寻乡村振兴的榆林实践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时间:2023-07-21 19:39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圪梁梁种树绿莹莹。盛夏时节的陕北明珠榆林市,沙地披满“绿衣”,早已不是人们固有印象里的泥土黄。生态治理、特色风物,加上产业生根,使这里陆续斩获多张国家级名片:国家级杂交玉米种植基地、全国马铃薯生产第三大市、全国非牧区养羊和山羊绒产量第一大市、全国五大红枣产区之一……
近期,记者随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组织的调研采访团来到榆林,深入一个个“旧貌换新颜”的村落,探寻榆林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背后秘诀。
站在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的龙头山眺望,可见铺绿叠翠的山梁沟峁,层层梯田从山顶绵延到山脚。另一侧的崖畔上,细长的柠条牢牢扎进土壤。往远看,山上的苹果园里新叶翻卷,满眼生机盎然。
高西沟村并非“天生丽质”。全村仅4平方公里,却有40座山峁、21道沟岔,坡陡沟深,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曾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山上光秃秃,沟里洪水流,连年遭灾荒,十年九不收。”这句民谣,曾是高西沟村的真实写照。
20世纪50年代起,高西沟人开始治理山水:山上缓坡修梯田,沟底淤地打坝埝,高山远山种林木,近山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陡坬种柠条。那些攀崖爬壁种柠条的高手,被村民称作“爬山虎”,山羊都上不去的陡坡立壁,“爬山虎”把绳子绑在腰上、从崖顶吊下去,用镐头刨出一个个浅坑,一窝一窝撒下柠条种子。
经过三代人接力奋战后,如今的高西沟,层层梯田绕山梁、座座坝堰锁沟掌、家家户户新窑洞、绵绵峰峦碧水漾。高西沟人自豪地说,“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咱们村考察,就站在这龙头山上,关心地询问都有什么绿化树种、种植了哪些作物品种,鼓励我们坚持走好生态振兴的路子、咬定青山不放松。”67岁的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难掩激动。
高西沟村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入手,逐步把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优化为三分林地、二分草地、一分田地的“三二一”模式,使高西沟村的绿色生态转化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绿色经济,并加快发展小杂粮和林果两大特色产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多元。
从高西沟村向北140余公里,到达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阳区补浪河乡,“女子民兵治沙连的故事”同样书写着数十年的生态治理传奇。
古来塞上多荒漠,沙进人退走他乡。以长城为界,榆林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向北越过长城便是风沙草滩区。新中国成立前,流沙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没农田及牧场100多万亩,6个城镇421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
1974年5月,补浪河公社响应党的号召,成立“长城姑娘治沙连”。54名姑娘扛着红旗,挺进沙漠深处,在常人难以承受的恶劣环境中,与风沙打肉搏战、持久战。
“当年就是从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启了治沙造林的征程。多年来,一代代治沙女民兵接力征服沙漠,逐步改善了生态。”现任连长高艺玲自豪地介绍。过去40余年里,一代又一代女子民兵治沙连以扎根大漠为荣,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修筑饮水渠35公里,给1.4万亩荒沙披上了绿装,树起了榆林大漠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丰碑。整个榆林地区,林木覆盖率达34.8%,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念好养羊经,致富喜洋洋”,“羊产业”已成为榆林养殖户致富的“领头羊”。
记者在榆阳区牛家梁镇常乐堡村湖羊养殖基地看到,15万只“榆阳湖羊”备受优待。全自动化的供料、清粪、换风设备,保证了湖羊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长。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湖羊养殖基地。”上河集团湖羊养殖基地副经理李晓慧介绍,项目总占地面积1868亩,选址在上河煤矿以南、永乐煤矿以东的煤矿采空区。基地还带动周边农户在煤矿采空区闲置土地上种植饲草,养殖基地产生的粪污全部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形成土地有效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新模式。
上河集团湖羊养殖基地工作人员刘焕梅告诉记者,公司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与近20家湖羊产业合作社的50户农民达成合作协议。基地带动周边农民就业6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饲草近2万亩,拓宽农户经济收入来源。
“羊场做大做强,技术保障尤为重要。”李晓慧说,基地开发“阿里云上河智慧养羊生态系统”,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湖羊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养殖。设在常乐堡村的上河集团智慧养殖调度中心,一块电子显示屏,将拥有15万只养殖规模湖羊基地的生产数据全部串联起来,实现数据可视化并不断动态更新。
在基地2号羊棚内,繁育组组长左军正忙着为母羊做B超。在他手机的“智慧牧羊人App”里,数据库存储着每一只羊的“家谱”:近亲不许“恋爱”,有同样隐患基因的不能“恋爱”……“我就是每一只羊的‘红娘’,通过数据保证它们组建‘好家庭’,只要将一个羊圈所有母羊的电子耳标输入到App里,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出最优选的那只公羊。”左军说。
在横山区,养殖户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来自羊产业。截至2022年底,横山区羊饲养量达到280.2万只,实现产值14.6亿元,建成存栏2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475家、万只养羊示范村30个、10万只以上养羊大镇6个,注册相关商标8个。
从榆阳区小纪汗镇大纪汗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项目,到横山区波罗镇朱家沟村的示范田,再到佳县谢家沟村4万亩全膜覆盖技术种植的高粱……旱作节水项目对全市农业增产提质增效起到了关键作用。
大纪汗村高标准农田里,齐腰高的玉米苗随风摇摆。这里是陕西大地种业第一农场的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别小看这片沙地玉米,亩均最高产量能达到1200公斤。”公司薯类事业部总经理郝永康告诉记者。
“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定量、定向、定时……通过大数据系统的观测和核算,根据作物根部对水分、肥料的需求,以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高产量,从而实现节水、节肥、增产、增效。”郝永康在智慧水肥一体化管控中心向记者介绍,“项目建成后,实现节水30%以上、节肥20%以上、节电20%以上、粮食作物可增产15%以上。”
朱家沟村和谢家沟村采取的全膜深沟探墒集成技术,也是榆林市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的典型。“播种时先将上面的干土刮去,将种子播在湿土里,然后覆膜,这样可以实现精准节水灌溉。”站在朱家沟村绿意盎然的谷子地里,横山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久国详细地介绍。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苗霞告诉记者,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是榆林市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的重要举措。今年榆林市计划实施60.36万亩,项目实施后可实现亩均节水30%、节肥20%、节劳20%,粮食产量增加10万吨,带动农民增收4.5亿元。
干旱缺水的榆林市,所幸还有一条黄河支流——无定河穿境而过。
在无定河畔的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一望无垠的稻田里,稻鱼虾蟹乐享生态美景尽情生长,描绘着胜似江南“鱼米之乡”的丰沃。很难想象,在西北腹地的榆林市“藏”着这般景象。
稻渔综合种养以稳粮为前提,通过“以渔促稻”不仅保证了水稻播种面积,还收获了优质水产品。作为首开陕西稻田养蟹先河的地方,驼燕沟村稻蟹养殖规模逐年发展壮大。“从2013年的350亩到2023年的4万亩,稻蟹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亩均增收800元,养殖企业从1家扩展到34家,全年成蟹产量20多万斤,蟹苗产量60万斤以上。”说起自家优势产业,横山区水产站站长郭宏强颇为自豪。
榆林市将特色文化脉络融入乡村肌理、提升乡村旅游品位,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同质化等问题,实现农文旅融合优质发展。
走进榆阳区赵家峁村,这里没有一丝黄土高原“应有”的苍凉,沟沟岔岔里,入目皆是苍翠欲滴的树木,掩映在其中的青灰色窑洞式建筑错落有致。乡村旅游是这个户籍人口不到1000人、常住人口不到200人的小村的支柱产业,近两年每年给村子带来的收入超过千万元。
“山沟沟变成了富窝窝!”赵家峁村村民赵阳阳用一口陕北味儿普通话说。2017年景区开建时,他跟村里的其他6个兄弟从外地返乡,在村“两委”的组织下考取了特种作业证,摇身一变成为持证上岗的景区观光车司机,每月工资4500元。“家里除了景区务工的收入,人均还能拿到1500多元的分红,光是分红就能顾住每年的口粮了。”
类似赵家峁村的经验做法,如今在榆阳区乃至整个榆林市得以复制推广。榆阳区岔河则乡、巴拉素镇用整治好的伙场(陕北人指村里房前屋后的宅基地)描绘出美丽宜居的村庄新景象;横山区党岔镇南庄村用“腰鼓文化”敲出了吸引游客的鼓点;佳县坑镇赤牛坬村的村民则用一场演出吸引住了游客。
“所有的演员注意!6点钟正式开场!”随着一条通知的发出,不过几分钟时间,100来位老陕北着装的演员牵着自家的黄牛,扛上自家的旧梯子缓缓走向“舞台”……这就是赤牛坬村原生态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的现场,原汁原味再现了陕北人民生生不息的耕作生活场景。
赤牛坬村艺术团自2015年成立以来,每年为游客表演近300场,“演员”每场演出可获得25元的报酬,年均增收6000多元。“表演团有130多人,都是50岁以上的农民,最大的91岁。”剧中扮演“新郎”的艺术团负责人高卫勤告诉记者,他与80多岁的老父亲同台参演,“有钱赚还锻炼身体,热闹又红火!”
近年来赤牛坬村大做旅游文章,还充分挖掘“老物件”“老窑洞”“老农民”的文化潜力和价值,让“三老变三宝”。村里将废弃不用的老窑洞统一进行改造,建起了展品达10万余件的陕北首家村办民俗博物馆和独具陕北浓郁特色的“窑洞布达拉宫”。
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根强介绍:“赤牛坬村兴办了农家乐26家,其中脱贫户17户,每年农家乐户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景区还为村民创造后勤、环卫、临时用工等就业岗位32个,年人均工资1.5万元。基本实现了一人一技、一家一业,逐步形成了以村民为主体、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参与推动的新型产业格局,真正让赤牛坬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敲开了“致富门”。
|
返回媒体报道首页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朱婵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