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他人心愿 叩问自我灵魂

来源:米脂新闻网 作者:马亚琼 时间:2015-07-03 08:52

          点亮他人心愿 叩问自我灵魂

                                                            
                     ——参加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有感
   
    从前的幸运星、纸鹤、漂流瓶是我们心愿的承载物,如今在网络世界里,微博充当了许愿墙和许愿树的作用。今天,银南社区内的心愿墙用亮眼的红色标记着部分弱势群体的微小心愿。那些残疾人、单亲、孤儿、空巢和孤寡老人拥有水杯、雨伞、台灯、唱戏机这些寻常物什的愿望也在等待着有人去帮助实现。
  我不知道看文的你是否还记得自己幼时的最初梦想,这些寻常可见的事物在你的能力范围内是否是一种负担,雷锋的形象在你的眼中依旧高大如初还是你只是嗤笑以对。我只知道在看到那些真诚笑脸的时候,仿若受到感染也不禁笑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就是这个。很多时候,我们在伸出手的时候,就收到了回报,不是吗?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国人讲究“舍得”,舍是开始,因为你背负的东西会限制你,只有你把现实的东西暂时忘掉的时刻,我们才能接触到生命中那些最美的时刻。我们平常被很多东西束缚:诸如身份、地位、名望、金钱等等,这些东西慢慢构成一个虚构出来的很社会的“我”,生命轻易就被这些东西牵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命中很多的精彩在不同的视角里是不同的形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需要的是跳脱出来。
  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帮助点亮“微心愿”,争做人民群众的“圆梦人”,齐心共筑中国梦。在我看来,这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回归的过程。现代社会,我们为现实生活所累的人比比皆是,很多的人丢失了自我情感的寄托,找不到“以前”。我们基因中的那些“最初”被慢慢遗忘。但是值得庆幸的是,那只是被暂时的遗忘,并未远离,而是潜蛰在我们的灵魂深处,静待唤醒。“工作在机关、生活在社区,奉献双岗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在当“义工”,面对面、实打实地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聚服务社区、奉献为民的正能量的时候,也在回味自我的梦想和憧憬,叩问自我灵魂的状态。
    勿忘初心,方得终始,发自内心的感觉,是判断事物的可靠的证据,而真正的善良就是尊重自己的那份原始的感受。“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是否报到、是否服务上,还要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服务的温度。”这是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其实也是活动的根本目的。我们应该循着这个方向,释放心中的大爱,自觉做好服务工作,完成自我的修复程序。诚然,面对任何事情,我们都会经历兴奋、困顿、坚持和豁然开朗的阶段,难的就是面对困顿后的坚持。可能,很多人觉得自己参加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最大的困难是工作忙、没时间,适合自己的服务项目少。但是,微心愿的征集遵从的是“群众有需求、党员好参与”,这一条是开展“微心愿”主题活动的立足点,力求容易做、见实效,在职党员每年只需要选择参加1—2次活动,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此,需要的就只剩真诚奉献了。
    有人说人性坦荡得一如清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我们在开展“微心愿”活动的时候,需要的是这种坦荡。当然,我们需要让这种坦荡延续下去。一个好的创作,其创造力是可持续的。黄春明的创作延续了《桃花源》的创造力,启示我们不要找桃花源了,自己种桃花吧,把身边的事情做好,就有真正的桃花源。希望“微心愿”活动一样能带给我们心灵的触动,将自我的真诚找回,唤醒灵魂深处的最初。
返回党员进社区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米脂新闻网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