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参赛不仅让我们领略到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还感受到榆林古城的厚重底蕴。这不仅是一场合唱交流,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民歌之旅……”近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在陕西榆林举办,诸多与会人士及市民、游客以歌为媒,在动人的旋律中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民歌之旅。
陕北民歌是扎根黄土、生生不息的根脉之歌,是陕北耀眼的文化名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陕北民歌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核心区,近年来,榆林市全面推进陕北民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让这门古老艺术越唱越响、越传越远。
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现场 延杨红 摄
与民同乐 “山丹丹花”绽放心田
《保卫黄河》《南泥湾》《三十里铺》《赶牲灵》《兰花花》……全国30支优秀合唱团在合唱大会现场轮番登台献艺。其中,既有延安大学鲁艺合唱团等专业团队的精湛演绎,也有榆林陕北民歌合唱团等本土团队的真情发声,更有广西、青海等地的合唱团以动人的歌声唱响时代之音。
2025陕北民歌榆林合唱大会以“放歌陕北,唱响中国”为主题,通过打造“全民参与、与民同乐”的舞台,集中展示合唱艺术与陕北民歌发展的丰硕成果。“作为合唱团成员,我能从中学习到新技巧,希望陕北民歌能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神木市合唱团成员薛艳萍说。
“我们持续开展基层辅导培训,鼓励大家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合唱作品,打造群众合唱品牌,为西安的群众合唱事业发展引吭高歌。”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白利群表示。在本次合唱大会上,西安市群众艺术馆朱雀室内合唱团凭借精湛的演唱技艺、饱满的艺术表现力和昂扬的精神状态,获得“最佳展演合唱团”荣誉。
不只舞台展演,合唱大会还推出了系列活动:专家讲座解锁民歌艺术密码,学术研讨碰撞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合唱团“送欢乐下基层”让歌声滋润百姓,非遗惠民演出让民歌与当地非遗同台亮相。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表示,不同于一些高大上的合唱活动,这次合唱大会让千万人齐聚榆林,在全民参与中激发带动效应,让民歌文化扎根基层。
薪火相传 系统施策筑牢传承之基
“推进陕北民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在陕北本地凝聚共识,为这项事业的推进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支撑。”中国音协陕北民歌研究会会长尚飞林说。
近年来,榆林市以系统性举措激发陕北民歌的时代活力,从制度保障到人才培育,再到创新实践,多点发力让陕北民歌在新时代越唱越响。在制度保障上,榆林市出台《陕北民歌传承发展实施方案》《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等文件,明确理论研究、创作、人才培养等全链条任务,筑牢民歌传承的制度根基。
在资金支持方面,榆林市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专项补助、提供免费传承场所,激发了传承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人才培育层面,榆林市形成“专业引领+群众参与”的双轮驱动模式,让陕北民歌的传承既有专业高度,又有群众温度。目前,已培育出1名国家级、4名省级、9名市级陕北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一批青年歌手从这里走向全国,登上更大的舞台。
一系列探索与实践,赢得了业界的认可。赵季平表示,榆林涌现出一批年轻的陕北民歌创作者、演唱者和无数爱好者,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要多鼓励、多扶持。期待他们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好作品,把陕北民歌传承好。
王二妮演唱《叫声哥哥你快回来》 刘继远 摄
文旅融合 推进音乐瑰宝多元转换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近日,在榆林陕北民歌博物馆内,诸多游客驻足聆听民间艺人演唱民歌经典。不仅如此,不少游客通过馆内配备的多媒体视听设备,按照展示的曲谱现场来一曲,在质朴、高昂的歌声中感受陕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崇敬、对爱情的向往……作为一个能听、能学、能唱、能玩的“民歌活态体验空间”,榆林陕北民歌博物馆于2018年建成开放,每年吸引12万人次来此参观。
在此次合唱大会期间,来自全国的多支优秀合唱团以“文化+旅游+艺术”模式,走进榆林老街、陕北民歌博物馆开展交流采风。与此同时,榆林市推出2025“美好生活”文商旅消费周活动,构建起“白天逛展会、品美食,晚上赏民歌”的全天候消费场景,成为推动榆林文旅融合、激发产业动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引擎。
为让这一“引擎”持续发力,近年来,榆林以陕北民歌为核心,在产业融合与对外传播上双向突破。其中,创排陕北民歌巡演剧目《歌从陕北来》,计划以市场化模式赴北京、上海、陕西西安等地巡演;创新“陕北民歌+”文创研发模式,推出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吸引力的文创产品;推动民歌影视转化,拍摄主题短剧、微短剧及影视剧,让传统艺术在产业发展中释放新价值。
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刚表示:“本次合唱大会,既是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发展,更是榆林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市、唱响中国声音的生动实践。榆林将进一步挖掘陕北民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将民歌资源与地域文化、文旅发展深度融合,让陕北民歌成为展示榆林魅力、讲好榆林故事的重要名片,让这片土地上的音乐瑰宝焕发出更持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