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于12月11日-14日在中国广州举行,中国网·中国纪事频道作为参展方之一,陕西金石人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中国网·中国纪事频道合作单位,为本次展会提供展播片源大型人物纪录片《杜斌丞》,本片今日在中国纪事展位循环播出,会后还将在《中国网·中国纪事频道》重点推出。
本片由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榆林市政协、中共米脂县委、米脂县人民政府、米脂县政协、西安市榆林商会联合出品,陕西广播电视台与陕西金石人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大型人物纪录片《杜斌丞》共四集,每集30分钟,共120分钟。
第一集:桃李天下
1917年,29岁的杜斌丞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返回陕北,1918年起担任榆林中学校长。他怀揣教育救国的信念,苦心擘画、锐意革新,期望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国家培养人才。杜斌丞10年办教育、桃李满天下,许多声名远扬的人是他的学生,如刘志丹、谢子长等领袖级人物,杜聿明、阎揆要等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
第二集:家国情怀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兵连祸结,人民陷入更深的苦难之中。昏暗的政治环境之下,杜斌丞感到不与政治斗争结合的“教育救国”只是消极的空想,从此,他开始明确地趋向革命。为了救国救民,勇于实践的杜斌丞,从一个教育家,逐渐转变成为一个政治家。他怀揣着浓郁的家国情怀,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兼济天下”。
第三集:运筹帷幄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瞬间,西安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西北军和陕西省政府的代表,杜斌丞在多方博弈的漩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早在“西安事变”爆发之前,围绕着联合抗日的思想,以西安为中心形成的“西北大联合”、“汉中密约”和“三位一体”等政治风云,杜斌丞都是重要的谋划者和执行者。
第四集:丹心汗青
在西安烈士陵园,杜斌丞烈士的墓在陵园中心的显著位置。1947年3月20日,杜斌丞在西安被国民党特务逮捕,10月7日英勇就义。杜斌丞的一生,“以民主作理想,将生命换自由”,是为国为民、追求真理、坚持革命的一生。毛泽东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并亲笔写下“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的挽词。周恩来评价他是“鲁迅式的共产党员”。
本片旨在怀念这位“鲁迅式的共产党员”不断追求进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英勇奋斗的一生,弘扬其大义凛然、以国家安危、民族兴亡为己任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