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7点,米脂县城区银州北路林苑小区居民楼前,总会有些居民像等公交车一样,翘首以盼,在等待着一辆卖豆腐三轮车的到来。卖豆腐的人叫赵所林,米脂县银州镇湍卧梁村村民,他做的豆腐在这个县城小有名气。30年来,他始终坚持诚信至上、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赢得当地顾客的信赖和尊重。 用心做的豆腐才好吃 做豆腐是个辛苦活儿。为维持生计,赵所林夫妇俩凌晨1点多就开始忙碌,精挑原料、磨豆子、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水,每个步骤都不含糊,用他的话说,只有用心做的豆腐,出来才好吃。凌晨4点多,夫妻俩把未成型的豆腐倒在模具里成型,一块块方方正正、大小均匀的豆腐就做好了。稍作休息后,赵所林便推着豆腐去市场叫卖。赵所林做豆腐和别人不一样,每天只做40斤,限量保质,定时出售。他的豆腐只保持一个“个头”,从不因季节变化而增减份量,从不以次充好或缺斤少两。正是靠着诚信经营,他的豆腐从不愁卖,有时大清早刚做好的豆腐,还未到市场就被顾客拦路买走多半,很多人来晚了甚至都买不到,经常供不应求。 赵所林平时寡言少语,为人本分老实。很多人把他的豆腐带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夏天天气热,豆腐容易坏,有些人要的多,他经常劝他们少买点,以免路远天热放坏了。 传统手工豆腐制作工艺复杂,又苦又累。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很多豆腐都是机器生产的,有人劝他也买个机器,省时省力,赚得也多。2014年,他花了1000多元买了台“擂渣机”,仅用了3次,因担心豆腐口感下降,后来不惜以600元出售。他坚持慢工出细活,虽然手工豆腐做起来费事,每天做的量也不大,但这种豆腐吃起来更香。 做人做事要讲诚信 赵所林做豆腐要用模具来定型。有人曾对他说萝卜快了不洗泥,你每天那么辛苦,也就能做180块左右的豆腐,何不把豆腐做得小一点,数量能多些,反正少一点别人也看不出来。他摇摇头说:“缺斤少两钱是多赚了,但昧的是良心,自己心里也不会舒服,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这样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多年来,赵所林一直坚信,做豆腐要讲诚信,做人更要诚实。2014年春,赵所林像往常一样卖完豆腐准备回家时,发现三轮车上落下一个钱包,内装现金、银行卡和一些重要证件等。为不让失主着急,他顾不得休息,四处打电话询问失主的信息,最后通过钱包里的票据联系到失主,将钱包交还给失主。2015年,一位顾客买完豆腐后急急忙忙地去上班,却不小心把手提包落在了车上。包里装有现金、手机、银行卡、购物卡和一大串钥匙。赵所林发现后,立即通过手机里的信息,几经周折联系到失主。失主拿到失而复得的手提包,万分感激。 在面对物质诱惑时,赵所林心中没有丝毫杂念,没有一点私心,他时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贪婪,要诚实做人,诚信做事,捡来的东西再好都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挣的才最踏实。他诚实守信做豆腐,拾金不昧做好人,用勤劳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