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肯定,让高西沟村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9-22 14:58记者 刘勃江 韩飞 “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 青山如黛,绿水如蓝,层层叠叠的梯田上,丰硕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连绵成片的谷地里,低垂的谷穗随风摇曳。初秋时节,记者来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满眼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征山治水 黄土高原见绿洲 9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您盼来了。”再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难掩心中的激动。在高西沟村龙头山山顶,姜良彪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高西沟村近年来水土治理的成效。 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高西沟,曾经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土质松软、植被稀疏的黄土高原,在暴雨过后,泥沙裹挟着庄稼一泻千里,形成万道沟壑,“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走,籽苗连根丢。”是高西沟当时的真实写照。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带来的粮食减产,将肚子填饱,高西沟村首任村党支部书记高祖玉带领乡亲治理沟道、修建梯田。在那个没有机械工具、技术手段匮乏的年代,高西沟人民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铁锹和手推车,建起了梯田和淤地坝。 在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方面,高西沟总结出了闻名全国的“三三制”经验,即林地、草地、耕地各占三分之一,仅仅十多年时间,高西沟村实现了“泥不下山,洪水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利用梯田综合发展农牧业,使肥沃的土地得以留存,在生态环境逐年向好的同时,粮食产量也节节提高。姜良彪说:“我向总书记介绍说,在当年,我们发展农业很困难,没有化肥。可是想多打粮就必须有肥料,那么肥料从哪里来?就要靠发展牧业。牧业要发展,就得发展林草业,所以我们当时在生产实践中就逐渐形成了‘三三制’。” 进入新世纪后,高西沟村与时俱进,形成了林、牧、农“三二一”新的生态产业结构,即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从“三三制”向“三二一”的转变中,高西沟实现了“山青、水秀、村美、人富”。姜良彪说:“见到总书记我非常激动,他肯定了高西沟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事业发展工作,这是对我们的莫大鼓励,我们要把总书记的话作为今后坚守绿水青山的强劲动力。” 梯田如画 山沟结出金果果 高西沟龙头山山腰的梯田,尽管遇到了数年不遇的大旱,但梯田里的谷子长势依然良好。在谷地里,习近平总书记边察看庄稼长势,边和田间劳作的农民亲切交谈。 “硬糜子有吗?”总书记弯下腰,轻轻捏了捏糜子穗后问。“硬糜子这没有,不种硬糜子。”村民回答。“不种了是吧。硬糜子做黄米馍,软糜子做油圐圙、油糕。”总书记说。 村民姜向怀说:“总书记对咱陕北的庄稼,还有老百姓吃什么都清清楚楚,不光知道哪个是软糜子、哪个是硬糜子,还晓得软硬糜子能做什么吃的,说明总书记可了解咱陕北老百姓了。”村民高治周笑着说:“刚见到总书记我心里还很紧张,但总书记问的就是咱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说话语气也非常和蔼,我一下就不紧张了。” “真好,现在生活上还有什么(期盼)?”“你们都有医保吧?”习近平总书记的声声询问,牵挂着老百姓的生活和医疗保障等民生福祉。“现在都好了,共产党好咧,生活好咧。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有啊,医疗保障都有。”听到村民们肯定的回答后,习近平总书记很欣慰,他说:“看到你们很高兴,你们生活好我也很高兴,日子越过越红火啊。” 建起绿水青山生态美景的同时,高西沟村也从土地中要来了效益。综合考虑村里的立地条件和没有企业、农田分散、村民能力不同的村情后,高西沟村走上了栽植果树增收致富的路子,通过培育有机苹果种植基地、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等途径,高西沟山地苹果品牌打响了。同时,该村还积极探索适宜本地栽种的其他水果和经济作物的种类,走多种经营的路子,提高农民收入。 除了发展山地苹果种植,高西沟村充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形成占地4平方公里的高西沟村农业生态旅游区,包括660亩松柏林、1000亩经济林、水库、水土保持成果展览室、高西沟村党建展室等。同时,大力兴办农家乐、民宿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仅旅游业一项人均增收400多元。2020年,在各类产业的带动下,高西沟村人均纯收入1.8万余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实践。 “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陕北的农作物和陕北老百姓生活的了解,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对陕北的深厚感情。”米脂县委书记王曼华说,“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巨大信心,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高质量的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