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篇】为黄河筑起绿色屏障
来源: 作者: 时间:2024-06-26 17:50“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首流行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黄土高坡》,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黄土高原曾经的苍凉和悲切。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无定河是一条让人难以琢磨的河,自古以来,因河道飘忽不定、河水深浅不一而得名。它流经黄土高原,一路裹挟着大量泥沙,流入黄河,也带着黄土高原曾经的苍凉。 辛店沟是无定河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沟。要治理好无定河,辛店沟的水土保持至关重要。6月25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采访团来到榆林市绥德县,在辛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看到,示范园创新“三道防线”治理模式为黄河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绥德县有着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最典型的地形地貌,地表破碎程度非常高,几乎没有平整的塬面。历史上这个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也是黄河重要的产沙之地。如果能在这里把泥沙防住,对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大有帮助。”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优化布局工程项目办副主任李智广告诉记者。 在示范园,记者见到了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原总工程师徐乃民。生于1933年的徐老,从1952年就开始在绥德站工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谈起自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工作经历,徐老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就是一边搞试验一边搞治理。有一次搞调研看到群众把地埂修成水平梯田觉得这个办法好,我们就赶快住到人家家里,把经验总结出来,再接着搞试验。” 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一代代人接续努力,通过开展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等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让绥德站的水土保持结出累累硕果:筑成陕北第一座大型淤地坝,开辟陕北第一片山地果园、陕北第一块水平梯田、全国第一个未治理流域的大型坡面径流场,进行了600多项专题的试验研究,取得了130多项科研成果,并总结出“从峁顶到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套“三道防线”理论。
什么是“三道”防线?带着这个疑问,记者登上辛店沟“三道防线”观景平台。“大家看,在山的最高处比较平缓的峁顶上修梯田种果树,这是第一道防线;在比较陡的坡地种植灌乔草,这是第二道防线;在沟谷建淤地坝,这是第三道防线。用句俗话来说就是‘头顶戴帽子,腰间系带子,脚底穿靴子’”。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生态工程建设科科长高健健指着远处的高山介绍着。 有了这“三道防线”,当雨水来袭时,处在不同坡度的植被便化身“安全卫士”,层层设防,不让大雨轻易地带走泥沙,而在淤地坝拦截的泥沙之上则可用来试验种植不同的经济作物。 20世纪50年代初,辛店沟同时开展水土保持林、经济林的引种、配置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先后从国外引进170多个葡萄品种、20多个苹果品种,试验示范并推广果树上山,洋槐、柠条等林木的栽培技术,建起陕北第一块山地果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经过几十年努力,绥德县辛店沟流域的治理面积达到80%,林草覆盖率达到7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80%,已基本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清水常流’的生态治理效果。
据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经过持续治理,榆林的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现在的36%,全市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达到1701.5万亩,占全部沙化土地的93%,860万亩流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覆盖度达到60%。如今的黄土高原,已经重新披上了一身新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闫槿 訾谦 孙晶晶 李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