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榆林实践”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 时间:2024-06-19 14:51

“可怕的寂寥,可怕的荒旱。没有树,没有水,没有人烟,一声咳嗽都传出好远。”20世纪30年代,作家老舍这样描述“驼城”榆林。

如今,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榆林变了模样!

一代又一代的榆林人,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图为6月11日,记者航拍的黄河府谷段。 记者 李旭佳摄

荒沙作证——榆林860万亩流沙基本得到固定或半固定,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拴牢”流沙的省份。

绿树作证——榆林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9%提高到36%、沙区植被覆盖度平均达到60%,林木保存面积从60万亩扩大到2360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在陕西,从漫天飞舞的黄沙到一望无际的森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推进,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6月17日,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沙地林木正经受着炙烤,治沙英雄石光银顶着烈日,走进沙林地查看林木受旱和虫害情况。

治沙事业离不开榆林人民的艰苦奋斗。从治沙英雄,到林业工作者,再到护林员,一代又一代的榆林人,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续写着新时代的绿色传奇。

“治沙要一代接着一代干”

治沙英雄石光银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治沙!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抱着这样的信念,石光银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治沙之路——他带领乡亲们与风沙搏斗,先后把25万亩荒沙地治理为“塞上明珠”。

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绿图”绘到底。70多年来,榆林的绿化模范们坚持“点”上探索,“线”上推进,“面”上推广,积累了越来越多生态治理经验,不断贡献着防沙治沙样本——

1953年,榆林“北治沙、南治土”荒漠化防治工作启动,确立了水治与植治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榆林摸索出引水拉沙、沙障固沙、前挡后拉等一系列治沙造林适用技术;

20世纪70年代,榆林攻克了沙区飞播造林种草技术难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榆林确立了“全封、远飞、近造”的工作方针,大面积荒沙荒坡开始披上绿装。

“在长期的治沙实践过程中,榆林探索出‘窄林带大网格’农田防护林网和‘一整二改五化八配套’农田风蚀综合防控技术、灌木林地平茬复壮技术和飞播乔木技术。”6月17日,榆林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立荣介绍,榆林荒漠化防治工作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一棵棵地栽种树苗,一锹锹地挖坑填土……几十年来,榆林人用自己的双手“积累”绿色。

全国劳动模范牛玉琴带领家人和乡亲在毛乌素沙地植树2800余万株、治沙11万亩,把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人工绿海”;榆林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54名平均年龄18岁的女民兵前赴后继,靠人拉肩扛推平800多座沙丘、营造33条防风固沙林带;返乡治沙人张应龙,扎根毛乌素沙地21年,累计治理沙地42.8万亩,将治理区林草覆盖度从3%提高到65%。

是他们!也是她们!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从“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建设奇迹,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重要贡献。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面貌成为历史,绿色成为榆林发展的新底色——

860万亩流沙基本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林木覆盖率达到36%。2019年,榆林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三分治理,七分管护。治沙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不能让治沙断代了。”牛玉琴时常这样嘱咐子孙后辈。

榆林治沙精神如同北极星,指引着一代代治沙人艰苦奋斗,点亮了一个又一个曾经被称为沙漠之城的“绿色梦”。

“要善于用科技的力量守绿护绿”

“看,这就是基于‘3S’技术构建的现代林业信息化数据平台。”6月16日,定边县林业局总工程师王一为介绍道。

何为“3S”技术?即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遥感技术如同‘天眼’,能够从高空大范围监测荒漠化地区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沙化的趋势和范围,为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王一为解释。

在“三北”工程五期建设管理过程中,定边率先在榆林市推广使用林业“3S”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彻底改变了老林业人“靠腿测算、靠手作图”的局面,走上现代化管理之路。

“林业资源数据以及档案可在地图上查询,大大提高了营林生产和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和效率,要善于用科技的力量守绿护绿。”在林业一线工作的王一为,用双脚踏遍了定边的荒沙土窝、山梁沟峁。他用6年时间编纂的《定边植物图鉴》,成为从事林业、农业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工具书。

在与荒漠化的漫长斗争中,榆林一直在探索更高效、更科学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榆林攻克了沙区飞播造林种草这一技术难题。

“全省有集中连片的流动沙地860万亩,流动沙区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难度大。”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工程师杨伟坦言,飞播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多年来的问题,为世界治沙提供了“中国方案”。

飞播治沙有哪些优势?

速度快、效率高、投资少。与人工造林相比,飞播1亩地的成本仅200元左右。

“经过一代代林业人研究,大家筛选出适宜飞播并具备抗风蚀、耐沙埋等特性的白沙蒿等植物种子;用黏土将种子包起来进行飞播,克服了种子位移问题。”见证着一项项研究成果“落地”,杨伟由衷感到欣慰。

2000年至2014年,榆林累计飞播造林种草657万亩。2021年,榆林重启飞播,并研发出带苗飞播等新技术,解决了乔木飞播保存率低等问题。

“截至目前,榆林市累计完成新一轮飞播造林任务50.7万亩,共飞行作业956架次,撒播各类种子265771公斤。”王立荣说。

“要让‘沙窝’变‘金窝’”

初夏时节,榆林榆溪河生态长廊两岸绿意盎然。

距离榆林城区16公里处,便是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基地。这里是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也是榆林市百万亩樟子松基地的一部分。

“你瞧!这240万株樟子松为榆林市主城区构筑了一道绿色防沙屏障。”6月17日,望着眼前的生态林,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介绍“绿色家底”,“我们要让‘沙窝’变‘金窝’。这些苗木不只能防风固沙,更是碳汇交易的绿色产品。”

2023年,小纪汗林场与陕西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开展野外观测课题,在林区分布了十多个测试仪器。罗向军介绍:“不同的仪器可以测试固碳能力、水分因子等,能够指导林区科学造林,最大程度发挥固碳作用。”

近年来,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阳区紧盯“双碳”目标,率先在榆林市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组建成立全省首家碳汇金融服务中心,开展碳票交易、结算、管理等服务。

2021年12月30日,榆阳区首批发放3单林业碳票,监测期碳减排量5747吨,价值14万余元。

“榆阳区林木保存面积达484.5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45.8%,森林固碳能力处于成长期,发展林业碳汇具有优越的条件。”榆阳区林业局局长秦刚说。

沙海变林海,林海又生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每年以不低于4亿元的投资额度、百万亩的营造林规模,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相继开展了“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等生态建设活动,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同步推进。

当前,榆林正依托国家“双重”工程以及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重点对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域实施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力以赴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为了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绿’,榆林将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新奇迹。”王立荣说。

返回省市新闻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群众新闻 编辑:陈思兰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