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 | 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 时间:2024-03-29 15:02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必须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就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和重要部署。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深刻理论意义和重要实践价值,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以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重要抓手,全省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良好基础和突出优势。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我们党始终坚持运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指导不断变化的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本期理论版约请有关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撰写文章,旨在推动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定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陕西发展实践,做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努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注入强大动能。

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集群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孙喜民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就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基本内涵作了深入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优势

近年来,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八大创新工程42项重点任务,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社会发展强的通道,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成势见效,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陕西实验室体系持续完善,一批高新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国产大飞机、“嫦娥工程”、“天问一号”探测工程、中国天眼(FAST)、北斗导航系统等国之重器中均有陕西创新成果的贡献。

二是产业创新规模稳步壮大。西安集成电路、宝鸡先进结构材料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西安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等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园区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国际一流创新型企业,高端产业引领功能逐步凸显。2023年,新能源汽车、电子设备制造、增材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分别增长33.9%、18.3%、19.6%。

三是管理创新优势持续释放。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全面深化,全省高校、医疗卫生机构等试点单位达144家,84372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12268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人员创办企业1003家,379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晋升职称。西工大科技园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三项改革”成效显著,获2022年国务院督察激励。

四是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全省建成国家双创示范基地8家,省级以上孵化载体489家。2023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8万家,同比增长37%;高新技术企业1.61万家,同比增长33%;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0家;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达15家,居西部前列。

以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产业创新集群具有鲜明的协同创新特征,以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为牵引,以创新资源网络化协同为核心,以创新生态优化和“四链”深度融合为关键,能有效发挥产业规模效应、资源集聚效应、创新协同效应。下一步,陕西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集群发展目标。瞄准新领域新赛道,着力推动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构建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梯度发展格局。用3年时间培育壮大10个以上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百亿级产业创新集群;用6年时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创新集群,建成一批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拥有一批技术创新领先、产业规模较大、行业地位突出的龙头企业。

二是强化产业精准布局。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和未来产业新领域,从产业基础、龙头企业、创新能力、支撑项目等方面深入研究,立足各地区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精准布局产业创新集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1+1>2”的规模效应。

三是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依托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创新集群,每个集群拥有1家以上国内领先、国际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1个以上国家级和若干省级创新平台,集群内“四个一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序推进,高端人才队伍加速集聚,高水平创新成果有效转化,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产业整体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四是健全五大支撑体系。围绕产业迭代升级和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建立健全高水平创新支撑、高效率产业链协同、专业化园区承载、全方位人才培养、多元化资金支持等五大支撑体系,探索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协同创新、链式整合、园区承载、集群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

五是建立“六个1”推进机制。按照省级抓统筹、市县抓落实原则协同推进,每个集群制定1个行动计划、建设1个重点园区、形成1份重点企业名录、落实1个重点项目清单、组建1个专家智库、设立1支产业投资基金,及时了解和掌握集群发展现状,推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

西安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康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我们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部署,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注入了强劲动能。作为省市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西安经开区聚焦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主导产业为核心、要素融合为路径,以更为积极的主动作为、更加有效的务实举措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优势所在、使命所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作为创新“策源地”的国家级经开区,必将成为新质生产力最具基础的“形成地”、加快发展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西安经开区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科技领先、门类齐全等先进制造业基础,综合实力长期领先西部国家级经开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从创新能力看,西安经开区是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建设的引领者,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三位一体、母体控股、股权激励、资本运作”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全省推广,全区拥有各类创新平台639个、院士工作站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00家、高新技术企业906家,年技术交易额达到112亿元,形成高水平的创新矩阵。

发展新质生产力,主导产业是核心。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它们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从产业基础看,西安经开区制造业规模、制造业集群数量等居全省前列,汽车产业已具备千亿集群实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已锁定千亿规模,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覆盖了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支撑新质生产力的7大主导行业。2023年,11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404.61亿元,成为陕西省、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承载地。同时,西安经开区布局“未来产业”,深挖潜力,围绕未来健康、新型材料、绿色低碳等领域,谋划打造了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提升未来产业发展能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素融合是路径。新质生产力促使生产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除区位、资本、土地等“硬要素”,科技创新、数据信息、人力资源、现代金融、政策服务等都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型要素。科学、及时、精准配置各类要素资源,促进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优化配置、高效耦合,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路径。一是加快创新体系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以新材料产业为例,经开区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新材料产业优势,成立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新材料),以新材料陕西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源动力,打造“实验室+孵化器+产业园区+专项基金+省市区支持政策”的五位一体新材料未来产业创新体系,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是加快数字化体系融合,紧抓数字化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契机,以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业,经开区将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步伐,率先在产业服务数智化、新技术创新应用、企业数智化转型等方面建成4个示范场景,未来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30家以上。三是加快保障体系融合,加快汇聚人才资源、现代金融、政策扶持、服务保障等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的融合体系。经开区坚持高层次人才引领,做优海智工作基地,做实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用最优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产业聚集提供要素保障。

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所需、改革所向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上示范引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经开区有责任、有基础、有动力。在统筹谋划、发挥优势的基础上,西安经开区提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目标,不仅要向科技创新要动能,还要向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支撑;不仅要向绿色低碳要潜力,更要向改革开放要活力,打牢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

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将立足“两个支撑体系”:一是产业支撑体系,聚焦新质生产力产业,重点打造以未来汽车、未来能源、未来材料为代表的“千亿产业”,以未来航空、未来健康、未来数字为代表的战略性“百亿产业”,以都市服务、生产服务、健康食品为代表的“十亿产业”,构建“千百十亿”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板块支撑体系,聚焦新质生产力要素保障,坚持“产城人文”多维深度融合,按照产城融合、综合配套的理念优化格局,构建“一带两区四城多板块”的总体空间格局,切实当好北跨发展主力军,建设产业引领、宜居宜业的未来之城。到203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西安经开区必须回答好的发展课题。我们将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经开样板”。

加快西安“双中心”核心区建设 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头兵

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马鲜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科技园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作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主阵地,西安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省市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扎实践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加快推动西安“双中心”建设提速起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率先锻造新质生产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一是以西安“双中心”建设为牵引,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以西安“双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形成“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园—科学城”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聚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6.64%提升至8%、年均增长0.45%,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47家,其中国家级56家。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为主引擎,推动科学中心建设提速起势,加速大科学装置、高能级实验室、共性技术研究、中试小试平台四大功能集聚区布局建设,预计今年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完成主体施工,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开工建设,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建成投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启动搬迁,光子科技陕西实验室、西电半导体陕西实验室规划建设。我们将以丝路科学城为主承载,推动科创中心建设提速起势,加速集聚新兴产业项目、高端科创人才、优质金融资本等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二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我们持续深化“三项改革”,探索形成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西北工业大学“一院一所一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近3年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13个,组建超过520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年均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100亿元,2023年达到1505亿元,人均交易额居国家高新区第一。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校地院地融合,推进西北有色院全面建设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与西工大联合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与西安光机所联合布局建设光子未来产业集聚区。我们将加快创建概念验证中心、小试服务平台、共享中试平台、集成式孵化平台,完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及时高效应用到具体项目和产业链上,每年新增技术经理人200人以上、小试中试平台3至5个、技术合同交易额超1500亿元,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三是以培育新产业为支撑,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链。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实现路径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我们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实现路径,加快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抢先布局光子、氢能储能、无人机、空天动力、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打造“55611”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四梁八柱”。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七个新”任务举措,实施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工程,促进龙头企业规模突破一批、专精特新项目竣工投产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布局开工一批,力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0亿元,创建光电子产业、新能源汽车两个全国领先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我们将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200个以上产业项目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2%。

四是以企业为创新实践主体,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好生态。企业既是科技创新主体,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近年来,我们坚持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育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培工程,让各类创新型企业竞相涌现,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茁壮成长。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的2705家增加至55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434家增长至5085家。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家。新增上市企业20家,总数达到77家。聚集国家和省、市级高层次人才500余名,硬科技创新人才1.4万名,建成博士后科研平台122个。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梯度培育链条,培壮科创企业集群,加速教育、科技、人才的高效循环,持续壮大科技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三支队伍,营造更加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生态。

向“新”发力,加快打造西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和核心功能区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 杨仁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命题、标定的新航向。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更先进的生产力。西咸新区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获批的首个国家级新区、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聚力秦创原总窗口和“双中心”示范区建设,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狠下功夫,创新形成“一港模式”,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以来,西咸新区技术合同交易额、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2.1倍、6.6倍、18倍。我们深刻感到,建设秦创原总窗口实质上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做大秦创原、做强“双中心”,这既是前期的先行探索,也是未来的使命责任。西咸新区将进一步通过放大创新主体集聚效能、创新生态示范效能、创新人才汇聚效能、“四链”融合促进效能、协同创新统筹效能,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建设,强化西咸新区对西安—咸阳一体化的纽带撬动作用和缝合功能,加快打造西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和核心功能区。

创新探索,通过“三项改革”塑造新的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西咸新区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创新“小切口”改革寻求突破,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制定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试点促进“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在全省率先开展“先使用后付费”等6项创新试点,构建了“挖掘—落地—服务—展示—打榜”的全链条“三项改革”推进机制,激发一大批科研人员带成果、带技术、带团队在秦创原总窗口创办领办企业,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2021年以来,累计与16家高校院所共建30个转化平台、落地757家转化企业,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实践证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更加灵活、开放和包容的生产组织形式,也需要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等生产关系要素的重塑。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当好助推“三项改革”的先锋队,进一步以改革创新精神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及时总结经验、复制推广,形成一批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做法,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向“新”发力,以孵化转化和招商引资培育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西咸新区作为秦创原总窗口,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四大工程”,完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机制和全程孵化体系,推动形成以企业为支点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撬动生产力跃升。截至2023年,全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瞪羚企业4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同力重工、源杰半导体成功上市。另一方面,紧扣陕西24条、西安19条重点产业链,主攻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旅体融合产业和都市农业“4+1”产业方向,集中打造秦创原十大特色产业园区,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2023年,落地汇川技术等330个项目、总投资近2500亿元。实践证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向“新”发力、因地制宜,通过内抓培育、外抓招引,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聚力抓好项目招引、项目建设、平台载体、创新提升等,促进科技创新源源不断向新质生产力方面涌流。

以“新”赋能,因地制宜推动传统产业扩量提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关键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西咸新区坚持以新技术引领传统产业焕发生机,聚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发攻关和创新突破,通过支持隆基绿能、三一重工等世界级创新企业深化产学研联合攻关,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推出高品质、高科技、高性能的产品;以“智改数转”促进产业蝶变升级,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智能制造,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入产业生产经营中,以数字经济赋能一批老、小企业扩能升级;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激发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已获批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2023年,西咸新区规上工业企业新增45家,工业投资增长35.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7%,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5.3%。实践证明,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在未来产业上“提增量”,也要在传统产业上“优存量”,以企业生产技术的整体提升,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厚植科技创新土壤,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通过推动“老树发新芽、扎新根”,把新质生产力的优势转化为最大的经济价值。

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冀峰

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要素共享,培育招引人才,开展高水平合作交流,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推动和支撑陕西高质量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涵养新质生产力发展之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启动新一轮“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西安“双中心”建设快速推动,“三项改革”拓面提质增效。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积极开展产业变革趋势研判和重大技术预研,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系列新举措有效激活了全省科技活动活力。2023年,陕西省承担275项国家科研任务,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攻克关键技术363项,填补国内空白22项。

优化产业结构,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更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大量成熟技术、领先技术向产业端转化,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要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创新资源整合聚集、技术力量发展壮大、产品创新迭代,形成分工细化和协同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要利用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和培育高潜能未来产业,探索建立场景驱动未来产业新机制,抢占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新业态新赛道。2023年,陕西省梳理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对接图谱》,在供给侧梳理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领先的技术成果855项,在需求侧梳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升级迭代等4类技术清单523项。一体化实施33个省级“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和23个“揭榜挂帅”项目,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陕西以产业聚焦、政策聚力、要素聚合、项目聚集为根本特征,以多方共建、平台共用、人才共招、成果共享为重要路径,启动建设20个产业创新聚集区。

开放共建共享,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要推动政府主导建设的各类科研设施面向全省科技型企业深度开放共享,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立项机制,建立“企业出题、共同立题、协同破题”机制,实施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要持续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等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建好各类小试、中试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引导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调动全要素参与研发活动。要用好现有加计扣除、减免退税、优惠奖励等财税支持研发政策,不断优化科创政策环境,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陕西快速聚集,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成长的体制机制环境。

培育招引人才,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力。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有效激发人才的内在动力,发挥人才在形成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陕西以秦创原和“双中心”集聚人才,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激活人才,以平台载体建设吸引人才,以协同配置放权赋能培养人才,着力打造西部人才高地。秦创原人才大市场聚集人才机构31家,379名科研人员凭借科技成果转化成果晋升了职称。推广“校招共用”模式,新引进企业急需人才124人,新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00支、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31个,培训技术经理人1000余名。

全球配置要素,拓宽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形成强大新质生产力,应立足国际格局,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全球配置先进生产力要素。要以“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为契机,加强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丝路科创联盟、海外科技示范区等载体建设,推动陕西科技成果向外推广应用,提升陕西科技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力和影响力。高标准建设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统筹建好各类开放平台,发挥平台网络体系联动发展作用,以联合项目牵引提升开放效能,形成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在陕西顺畅流动。

向新质生产力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处处长、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 梅红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作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新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近年来,陕西在产业升级、人才引进培养、创新环境提升等方面持续加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

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布局合理,发展重点突出。“十四五”以来,陕西先后筛选出24条重点产业链,其中19条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2条属于未来产业范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聚焦区位优势特点,布局西安高新区等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功能组团,实施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在未来产业方面,依托企业主导、高校协同模式,建设34家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布局人工智能、氢能等5个未来产业新增长点,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招才引智成效明显,人才储备较为丰沛。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制定出台《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方案》,不断完善秦创原人才引进条件、程序和要求,建成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6个、省级引智基地66个,位居全国前列。制定印发《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建设方案》,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700支,为新质生产力生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多维度保障落地,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加强制度保障,形成158条秦创原总窗口政策包,制定贯彻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5方面20条举措,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科技企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保障。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不断丰富金融供给层次,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聚焦生产资料优化,加速推进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全面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新产业。要按照“赋能、进位、抢先”的思路,数智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探索布局未来产业,带动陕西省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围绕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布局规划,制定出台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总体发展目标、重点产业和各市区差异化主攻方向,推动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竞争能力优的新兴产业集群,栽培下一个“隆基”“比亚迪”。结合陕西实际调整产业链布局,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风口,布局“脑机接口”“元宇宙”“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链。深入推进落实《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利用数字技术对工业、服务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改造,以数字技术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劳动者作用发挥,加强高素质人才的招引培育和协调联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是决定性因素。要坚持引育并举,集聚一批掌握新质生产工具的人才,促进陕西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推广“校招共用”“校企双导师”“科学家+工程师”等引才育才用才模式,探索“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依贡献度实施差异化奖补,发挥秦创原人才大市场作用,着力打造一流全要素人才发展生态。抢抓国家“3+N”人才战略布局和“双中心”建设重大机遇,重点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未来技术学院创新探索,培育具有未来技能、未来思维、未来视野的科学家队伍。锻造复合型人力资源链条,悉心培育一批懂科技、懂资本、懂市场、懂金融的新时代“战略企业家”,打造一专多能的新型干部队伍、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智库集群,提供聚焦实战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企业、政府、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合力。

聚焦生产关系升级,打造促进科技创新的优良营商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和创新环境是坚实保障。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数字政府为牵引,加强市场法制化建设,持续维护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良好营商环境。注重“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支持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积极挖掘表彰宣扬先进典型,激发团队创新创业动能。充分发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秦创原总窗口的示范引领效应,实施“6352”工程汇聚科技创新资源,拓展“1121”产教研融合新模式,持续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发挥陕西在数字创意和科技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具有的“先天”优势及“长板”特色,布局完善产业链条。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提升抵御市场震荡“定力”,促进形成多行业“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制度藩篱,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良性互动,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生成,进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法学与社会治理教研部教授 翟晓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持向“新”而动,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

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陕西科教综合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均位居全国前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借助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将陕西富集的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一是以坚实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固本强基。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有组织、建制化的基础研究。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开展技术攻关,取得原始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设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持续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二是以完善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分类建立前沿引领技术推动型、现有优势技术升级迭代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型、瓶颈技术攻关型需求清单并动态更新,有组织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征集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发布“揭榜挂帅”课题,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的资源整合机制,一体化配置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三是以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明确方向。围绕陕西重点产业领域,谋划部署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平台聚集创新要素,有效凝聚创新合力。围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绿色智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生命健康等重点方向开展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农业科学技术引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作用。

以科技领域体制机制创新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以科技创新牵引制度创新是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关键。陕西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一是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深入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分类管理体制机制。引导转制类科研院所发展混合所有制,解决转制类科研院所改革不到位的遗留问题。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开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在运行机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投资融资等方面探索创新,支持新型创新主体融合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二是推进科技计划项目形成、管理、评价机制改革。加大“揭榜挂帅”、技术总师负责制等制度实施力度,建立健全异地评审、交叉评审、大数据核查等市场化、社会化多元评价机制,进一步挖掘创新潜力,激发新质生产力活力。三是持续发挥“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立足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难题,进一步拓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政策向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延伸,支持更多“三项改革”成果嵌入重点产业链,把更多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科技创新要素进入生产环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催生出新质生产力。一是促进创新要素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向更深层次拓展。强化科技创新要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精准研判陕西重点产业发展研发需求,动态更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融合图谱,开展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业发展路线战略研究,构建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优带动力、更稳安全力的产业体系。二是围绕重点产业链建立科技招商机制,塑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源头作用,加快建设科技招商队伍、专业化科创载体、科技服务体系,组织开展活动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机构招商。支持科技园区等打造科技要素聚合区、特色产业聚集区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通过产业聚集、政策聚力、要素聚合、项目聚集,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启动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三是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实现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谋划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空间。打造氢能、光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增长点,以技术的迭代突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实现旱区农业、现代中医药、富硒等特色产业创新发展。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吴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特征、把握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着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升,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一是高科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催生新的劳动对象,极大地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二是高效能。新质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不断从资源、资本等传统要素驱动转向知识、技术、数据等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发展韧性和可持续能力显著增强。三是高质量。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带来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的深层次变革,促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把握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

新质生产力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动力源泉、载体依托、保障支撑等方面认识和把握。一是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动力源泉。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二是现代化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载体依托。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现代化产业代表着产业迭代、结构升级的主方向,孕育着产业新赛道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落脚点和方向。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以更高的发展效率和效能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厚植发展生态,积极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新型生产关系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保障支撑。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要素全新质态的生产力,发展路径发生变革,会对现有生产关系形成挑战。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优化资源配置方式、重构生产组织形态。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系统施策。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原创策源能力。要充分发挥陕西科教人才等优势,着力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融合通道,统筹推进创新策源牵引、前沿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全球创新网络融入、科技向善等工程。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主战场,聚焦空天动力、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领域,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国之重器”,筑牢产业安全的根基。要着力推动西安“双中心”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由势转能,产出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科创产业。二是锚定产业新质态,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巩固和增强汽车制造、电力装备、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链群创新优势,强化一流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要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加快补齐集成电路、关键软件、高端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弱项。要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进有色冶金、工程机械、建材建筑等传统产业转型,壮大现代能源产业,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要加快推进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卫星应用及导航、通航及无人机、增材制造、生物制造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要推动建立一批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布局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生命科学、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充分释放数据价值的创造力。要加大提升油煤气、锂、硅、萤石等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切实保障关键材料、基础资源安全供给。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推进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有效提升成果转化效益效能。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建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债权融资等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积极引育战略科学家和“高精尖缺”关键人才。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发“平台+”“互联网+”等就业新渠道,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就业形态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评价和监测,探索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激发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动力。

返回省市新闻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群众新闻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