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王坪村第一书记杜晓军:成绩浸满汗水 坚韧铸就不凡
来源:米脂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21-07-16 08:42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消防大队副大队长杜晓军说:“扶贫工作就和我们长庆精神一样,攻坚啃硬,拼搏进取,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不管多困难的工作、再难啃的硬骨头,只要用心就能做好”。2017年8月至今,杜晓军同志代表长庆油田来到米脂县桃镇王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几年里,8大本、60余万字的扶贫日志是杜晓军每天扶贫工作、充电学习的真实写照。这几年里,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先后两次获得陕西省派出优秀扶贫单位、榆林市社会扶贫先进单位和米脂县十佳十类优秀扶贫单位;王坪村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村”、榆林市“五星级村党组织”、榆林市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米脂县脱贫攻坚“十类十佳”移风易俗示范村等多项殊荣;而杜晓军本人也先后荣获省、市、县优秀第一书记、陕西省学雷锋标兵、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以及集团公司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3年11个月23天的扶贫经历,杜晓军用“实干”和“业绩”,为采气二厂赢得了村民的拥护,赢得了地方各级政府的认可。杜晓军带领王坪村村民齐谋发展、共奔小康,推动王坪村实现了华丽转身,村民生产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四年间,他将自己的心血和时间都用来探索如何带领村民们致富,共享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用心书写着让自己和村民们满意的扶贫答卷。
明初心:干群合力“结同心”
2017年8月,杜晓军受组织重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单位一些同事不理解他:“你年纪也不小了,在大队管好队伍就行了,你儿子都高二了,正是关键时刻,为什么还要去村里当第一书记?”周边的朋友和家人也不支持他,都纷纷劝他别去驻村,又辛苦又不讨好。面对不同的声音和部分同事质疑的眼光,当时的杜晓军,其实也迷茫过、矛盾纠结过。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杜晓军毫不退缩的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他想:“不管咋样,既然组织信任咱,咱就得服从组织安排”。这一点是一名党员和一名后备干部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政治思想觉悟。杜晓军清楚的记得:2017年8月12日,那天是星期六,他带着厂领导的嘱咐,在家属的陪同下,坐着四区派的皮卡车拉着被褥、锅碗瓢盆来到了王坪村,这一干就是3年11个月23天。
入村以后,杜晓军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初心和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没有实地了解就没有发言权,要想让老百姓信任自己就得把自己融进村里去、细研村情,勤走、多听、实看。抱着这样信念的杜晓军一头扎进了走村入户的第一线,与村干部一起每日起早贪黑,翻山越岭,上门串户,饿了吃饼干,渴了喝井水,累了打个盹,硬生生的仅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走访完了王坪村在家的181户人家和村里的田间地头、沟沟卯卯,精准掌握了第一手村情资料。摆在他面前的是村民日子苦、收入少、观念旧、路不通、资金缺等这样的“旧模样”“烂摊子”,他心里不由自主地打起了“退堂鼓”,行还是不行一直在脑海里打架,此时此刻,另外一种念头占了上风:“杜晓军,你是军人,不要辜负组织对你的希望,你一定行!”
问题就是方向,也是动力。经过多少次的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经过多少次的苦口婆心、唇枪舌战,最终在无数次的讨论研究后,清晰的脱贫工作思路和帮扶目标新鲜“出炉”。扶贫措施精准识别到户、到人,这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是一次抗压的考验。1个月的入户走访下来,无论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不管是村“两委”还是驻村乡镇干部,都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情谊,在王坪村全村上下形成了一心“拔穷根”的共识。大家都鼓足了力、卯足了劲,共同向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向往的美好生活进发。就连他进村第二天上山主动打招呼不理的村民王久军,时隔一个月后,主动来窑洞住处,羞答答的对他说:“杜书记,你是个好人,上次的事不要计较”。村民都夸他:“采气二厂来的这个后生是个实干家!”
践初心:斩断穷根“拓新路”
王坪村产业单一,没有支撑的集体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小米杂粮、小规模养殖和劳务输出,由于生存和发展需要,绝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家里基本为留守老人和孩子。杜晓军与村“两委”多次召开村组、党员及群众代表会议,研究破解之法,广泛宣传动员: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当作造福子孙万代的基业认真对待,把产业发展当作改变贫困面貌的有效途径抓紧抓实。
建桥、修路、发展村民长效产业和村集体产业必须同时抓,可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人,杜晓军本身能调动的资源有限,村民的出行困难、产业跟不上,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解决?钱从哪里出……这些问题,一遍遍出现在他的脑海里,急得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每当遇到困难,杜晓军第一想法就是赶快向厂党委、厂里汇报。这几年采气二厂的厂领导多次亲临现场,专题研究拨付专项资金310万元,解决了村里多少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断头桥”等问题。最让村民头疼多年、贫困户聚集区的那条泄洪槽道路,每当雨雪后路面泥泞,村民很难出行。2020年10月,一条长220米泥槽槽的路改变了“旧模样”,新建成4米宽的混凝土路面。村民们激动的说道:“现在路变宽了,好走了,这下机动三轮车和收猪的大车直接开到家门口了,我们再也不用为出行和上山耕作发愁了”。
2019年村集体能存栏1000头的湖羊养殖厂也落地建成了。2020年5月,克服了新冠疫情影响,210只种羊进村入圈了。截至今年5月,杜晓军主动对接,为村集体出售羊羔500只,为村集体创收20万左右。这将为下一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总要求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杜晓军明白,虽然采气二厂给予了重要支持和帮忙,但是遇到困难瓶颈问题,不能光靠采气二厂这个娘家人。自己也得动脑筋、想办法。所以他拓展思路,想办法、多渠道,多次向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杜晓军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村里的大峁山地苹果生产道路拓宽硬化项目就跑了20多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在杜晓军的坚持协调下,累计向政府部门争取项目20多个,实施新推宽幅梯田、台地420亩,栽植山地苹果320亩,新推生产道路砖插硬化15公里等项目,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和村民长效产业发展的前景,村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守初心:真情帮扶“暖民心”
杜晓军用脚步丈量大山的距离,用真情温暖农户的心灵,也实实在在完成了“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小康路上,不能让一户人家掉队”的攻坚任务。
王久如是村里的养羊专业户,2018年10月,一场车祸打破了家庭的宁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更加紧张了。杜晓军知晓后,四处托人,为王久如家协调卖出50多只羊,增收6万多元,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2020年6月,杜晓军走进长庆油田官方抖音直播间,为村里的农特产品代言,陕北小米、红枣、绿豆、干菜等纯天然农产品通过直播让更多的人知晓,直播下来共计销售农产品3000斤,创收12080元。
艾绳飞、申良梅一家,两个孩子,大儿子残疾,定期需要住院治疗,家境困难。杜晓军鼓励他家发展产业,家里养的200多只土鸡,便是一家人的希望。几年来杜晓军累计为他家销售土鸡、土鸡蛋5万多元,解决了艾绳飞当初东西卖不出去的顾虑和难题。
最让村民任川的母亲感动的是,她家危房改造的时候,家里顶梁柱都不在,正当她手足无措的时候,杜晓军书记隔三差五地自备食材亲自下厨给施工队做饭,羊肉熬茄子、大盘鸡等。抽空就去帮忙查看施工进度,为她家里解决买料、接电等实际困难。任川的母亲只要见到杜晓军,老远就竖起大拇指,用彝族语言说:“杜书记哇叽哇”,杜晓军回她:“咔莎莎”!
村民无小事,张家婆姨的户口、李家孩子的残疾证、留守老人的慢保等等具体琐事,杜晓军都会去相关部门帮他们办理。一不留神,杜晓军还为村里的两位贫困户作了一对媒,说成一对夕阳红的老年伴,杜晓军跟他们开玩笑的说:“要个低保好,还是老伴好”,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不说话,但杜晓军心里明白,现在老两口过得很幸福。
四年扶贫第一书记的工作即将结束,杜晓军态度坚决:我将继续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立足岗位职责,践行铁人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一步一个脚印,接续奋斗!
|
返回米脂新闻首页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米脂新闻网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