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有个蒜钵灯树王

来源:榆林日报 作者:马龙 刘斌飞 时间:2013-08-29 09:15

    在米脂县步行街的历代契约博物馆中,满满当当摆了1000余个历代石头捣蒜钵和铜、铁、瓷、石、木、玻璃等各种材质灯具600余把。这就是博物馆收藏者姬乃钧的家当。
    据了解,“捣蒜钵”,古称“臼”,蒜臼,《辞海》解释为“捣臼”。汉族称“蒜钵子”,彝族、壮族、纳西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根据材质的不同,称“小木臼”或“小石臼”,“石擂钵”或“木擂钵”臼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臼与杵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农产品加工工具——杵臼类。杵臼是人们最早加工谷物的工具之一。方法是用木棍直接捶打谷穗使之脱粒,而后才发展为舂打。因此,最早的杵就是一根粗木棍,最早的臼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圆形的坑,将谷物倒进坑中进行舂打。
    在博物馆内记者放眼望去,只见办公桌上、楼梯、书架、柜台、墙角……一件件雕琢精美、散发着浑厚古拙的民俗文化气息的古今石蒜臼参差错落,它们似在对你诉说着各自古老的往事。目光所至,不由心有所动。
    参观的同时倾听着主人侃侃而谈,细细浏览品味,恍若时空倒转,置身于那1000余件造型各异、惹人痴醉的石蒜臼,或线雕或圆雕或浮雕,千姿百态。外形变幻着方形、圆形、鼓形、六棱形、手持形,或刻有肖形:瓜果、花卉、禽兽、人物,百态纷呈。臼体上被古代工匠刻画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的祥禽瑞兽、故事人物、花草树木纹饰、吉祥字句,记载着我国古代民间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先人们的吉祥寓意及美好心愿。据博物馆收藏者姬乃钧说,从他小时候记事起,乡亲们捣研调料几乎都是用石头蒜臼,一些大户人家的石头蒜臼精雕细琢、古拙美观,更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小时候,他常帮着母亲捣调料,虽然有时捣得膀酸臂麻,挺辛苦的,但那“笃笃”的声音至今还在他记忆中回响。虽然捣臼声很单调,但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很美妙、很动人。石头蒜臼伴随着他成长的道路,曾带给他温馨的回忆,对他而言,自然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谈到石头捣蒜钵,姬乃钧说,很多传统的老工具、老家什,因为粗糙、低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丢弃了,从而面临失传的境地。这种东西如不进行抢救、收藏,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目前,就收藏家和研究者而言,应该重视平民百姓的用具,因为它承载的文化含量,所具有的社会学和民俗学方面的意义,往往是人们始料不及的。比如说,那些石磨、灯具、扇车(打谷机)、藤编油篓、火镰、老粮仓印之类的东西,是农耕时代祖祖辈辈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东西虽不起眼,但可以做给子孙后代讲述先辈劳动、智慧和创造的活教材,也是后人了解一个时代民俗风情的重要物证。正因为这样,姬乃钧将视野拓展到了民俗物品的抢救和收藏上,他耗费了大量的资金、精力收藏民俗物品,清代的打谷机、背水桶、藤编油篓、石磨、老油灯、粮印……涉及民间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件件精湛的藏品次第纳入囊中。他将石蒜臼作为专题集藏品,四处收集,潜心研究,足迹遍布陕北地区的乡野村寨,遍访农家,广交藏友。姬乃钧收藏的石雕蒜臼大多收集于陕北山区的农村,因山区石多,便于就地取材。那些雕花刻字的蒜臼又大多为富家大户所用,它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强烈的,它蕴含的意境就更为明显。
姬乃钧为了这些藏品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但从来不以金钱衡量藏品的价值。几年来,他与这些充满灵气、蕴含着中华民族古老民俗文化与传统民间艺术的石蒜臼结下了不解之缘。谈到未来,姬乃钧说,历尽艰辛收藏的先辈遗物,他仅仅是代为保管而已,这些藏品最终是需要回归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据了解,博物馆内还收藏石狮子、木器、兵器、银器、陶瓷、灯具、刺绣、民俗、钱币、红色收藏等十大类3000余件。

返回米脂新闻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榆林日报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