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婆姨
来源:米脂新闻网 作者:王建领 时间:2014-03-07 09:15
“美哉,米脂婆姨!”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期间,《人民日报》曾在头版刊载如此报道。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孟西安之所以瞄准此题材,一定是受了“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民谣的启发。婆姨,在陕北广义是指成年妇女,狭义则指老婆。但婆姨这个词并非这么简单,她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来自“尤婆夷”这一女居士之梵文音译,它反映的是唐武宗灭佛前全民信教(佛)的史实,所以她本身就是文化。而当婆姨两字与米脂结合起来,则另有了一番意义。
我常常庆幸自己是米脂人,可走出社会,又饱受纠结,很多朋友经常向我埋怨,说如何兴致勃勃到米脂寻觅美人,又如何失意而归,我当然不能苟同,说你们戴着有色眼镜前来,又与貂蝉对号入座,肯定只能遗憾了。其实,米脂婆姨之美是一种大美,它指的不仅仅是外表。
从历史范畴来看,米脂婆姨深藏英雄气质和高贵品质。如传说中的貂蝉舍身取义、为民除奸;高夫人挂帅“娘子军”、在闯王旗下逐鹿中原;杜焕卿血溅雨花台、为红色革命慷慨就义;高东丽唐山大地震临危不惧、以身殉职等,无不体现出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人种优势——她们不仅有着美丽的脸庞和好的身材,而且还身怀侠肝义胆。无数的米脂女子的壮烈行为,使米脂婆姨成为了一个英雄的群体!
米脂婆姨亦是个综合定义。以三国时期羞花闭月的绝代佳人貂蝉和陕甘宁边区延安倾城之容的张梅(曾为共和国某元帅的夫人)为代表的一些佳黛丽人,又为米脂赢得了 “美人县”的称誉。时至今天,去陕北的一些朋友还在感慨,说偶尔遇到美丽的女性,一打问往往就是米脂人!改革开放初期,北京礼仪小姐大赛中的十佳姑娘高勤、王锐,就是米脂新一代的美女。2006年8月的第56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中,米脂姑娘杨冉也让观众眼睛为之一亮,留下了深刻印象。2009年网评全国十大美女产地,米脂县也是榜上有名。当然这些绝不是米脂婆姨的全部含义,米脂婆姨享誉世界的不仅仅是她们的天资丽质,更在于她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创造。经典陕北民歌《兰花花》的生活原型是米脂婆姨(姬延芳),《赶牲灵》的生活原型是米脂婆姨(杜锦玉),中国第一个新秧歌剧《兄妹开荒》的生活原型是米脂婆姨(马杏儿),在陕北第一个自办女校的是米脂婆姨(高佩兰),在澳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创办澳门中学的是米脂婆姨(杜岚),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杨振宁的贤内助是米脂婆姨(杜致礼)……这些在各个时期功勋卓著的米脂婆姨群体,集中展示了东方女性的传统品德,同时也让米脂婆姨有了一种大美。
米脂婆姨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诞生了貂蝉这样的美女,其实米脂婆姨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每当民族危难关头,就有米脂婆姨的抗争;每当时代召唤,就有米脂婆姨的身影。特别是近代,成千上万的米脂婆姨以民族解放为己任,毅然走出家乡,奔赴全国各地,将米脂婆姨的英雄气质、美人情愫、时代风范演绎到了极致。米脂婆姨的成功,当然是米脂婆姨自己,但也与米脂悠久的文化传统分不开。清朝年间朝廷组织三科大比考,米脂以一隅小县,独中五名进士,名震华夏。民国初,陕西省政府调查报告称:“米脂县为陕北文化最兴盛之区”。米脂贤达杜斌丞、李鼎铭等倾力兴办的米脂中学、临水寺小学等学校,让大批女子走入学堂,为她们以后参加革命、追求新思想奠定了文化基础。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米脂婆姨漂洋过海,留学求知。建国初,供给制改工资制,仅处级以上的米脂婆姨就有几百人,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八十年代,兰州军区政治部调查结果显示,全军各总部、各大小军区的将军夫人中,就有许多的米脂婆姨。在那个阶级斗争紧绷的年代,每遇年关佳节,外地汇款雪崩似的涌向米脂,数倍于全国县份平均数,这当然会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一查才知是全国各地的米脂婆姨及女婿孝敬亲人的,米脂因此又多了一顶“丈人县”的封号。
米脂婆姨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亮点,是与米脂婆姨在中华民族中的贡献分不开。那么米脂婆姨在商品经济时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那一定是“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返回米脂婆姨首页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米脂新闻网 编辑:杜海斌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米脂新闻网”的作品,其版权归米脂新闻网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米脂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